餐饮首富从4张桌子干到身家40亿,却躲到国外不敢回来( 二 )
孟凯在选址上也充分瞄准了这一点 。 北京第一家店 , 开在海淀区定慧寺 , 那里是政府机关家属聚集区;西单店毗邻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民生银行;朝阳门店位于文化部、外交部、司法部、中粮集团、中国保利、中石化、中海油等国家机关和大型央企附近;国贸是高端商务聚集区;月坛店位于正对国家统计局 , 西边有国家发改委 , 东边是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工商总局 , 距离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只有5分钟车程……
为了把客人转化为长期客户 , 就在服务上下大功夫 。
比如 , 给每个包厢指派2到3名服务员 , 有重要客人 , 餐厅营业团队还会选择适当时机到包厢里敬酒 , 唱歌助兴等 , 并尽可能取得客户联系方式 , 以便后续维护客户关系 。
最牛的是 , 有一家湘鄂情分店搞了一个大杀手锏 , 有两个专供特定人群使用的电梯 , 可直达包房……所以 , 孟凯的资源 , 基本都来自于湘鄂情的客户 。
最火的时候 , 湘鄂情最赚钱的北京西单店、月坛店和定慧寺店 , 单店年利润都可以达到2000万元以上 。
2009年 , 湘鄂情登录A股 , 成为A股市场首家民营餐饮企业 , 上市当天市值超过53亿元 , 孟凯以39.37亿元身家成为当时的餐饮业首富 。
全国门店数量开到了23家 , 其中14家直营 , 9家加盟 。
如此发展速度 , 堪称当年餐饮业内一个传奇 。
2、巨额亏损、债务违约...昔日首富丢了公司 , 国外“躲债”
2012年是湘鄂情的转折年 。 该年第四季度 , 湘鄂情亏损额180万元 。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 , 到2013年 , 湘鄂情全年营收8.02亿元 , 亏损5.64亿元 , 36家门店中有23家亏损 , 当年有8家全资控股门店停业 。
2012年时 , 湘鄂情还公开发行过4.74亿元“湘鄂债” , 期限为5年 , 结果在2014年10月已被债券评级机构降至负面展望 , 随后变成“ST湘鄂债” 。
2014年底 , 孟凯作价2.3亿元转让了湘鄂情164项商标使用权 , 一年之内出售了10家子公司 。
这一年 , 湘鄂情亏损6.84亿元 。 这一年 , 孟凯因涉嫌证券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 此后 , 湘鄂情成了国内首个公司债本金违约的企业 , 创造了一个先河 。
湘鄂情 , 从此与他再无关联 。
其实 , 2014年年中 , 孟凯就已经去了澳大利亚 。 说是“躲债”也不为过 , 一直到2017年才回国 。
尽管孟凯自己说是看重国内餐饮市场 , 但有人却指出 , 当初为了还债 , 他向证券公司质押了自己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 , 但期限已到 , 他却没有能力回购 , 证券公司起诉了孟凯 。
几番努力之下 , 孟凯并没有成功阻止股票的拍卖 , 他被彻底踢出了上市公司 。 2018年6月24日 , 孟凯所持有的上市公司22.7%的股票被成功拍卖 , 起拍价6.79亿元 , 成交价6.79亿元(其中还有8000万元是保证金) 。
有人给孟凯算了一笔账 , 如果“2015年卖 , 可卖9元 , 2016年卖 , 可卖7元 , 2017年可卖5元……” , 而最后的价格 , 是拍卖前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 , 3.3元 。 亏大了!
从经历人生高光时刻 , 到断崖式惨败 , 仅仅几年时间而已 。
3、“万能”跨界 , 湘鄂情转型至死!在2014年 , 有记者问孟凯 , 作为餐饮老人 , 有何反思?
孟凯说:“我没有反思 , 一路走来湘鄂情的发展思路就是 , 市场有需求 , 公司做到极致 , 自然蓬勃发展 。 但现在政府控制消费了 , 我就急流勇退不干了 。 ”
是的 , 做到极致 , 当年他开小饭馆的时候 , 尚且能够做到每天用电脑记录菜品销售情况 , 统计出每个月排名最末的5个菜品 , 然后换掉 。
只是在逆境中 , 他失去了那种极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