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电视剧里的中国社会:改变悄然发生着( 二 )

  上世纪80年代的电视不只是被作为官方媒体 , 成为最具公信力和权威感的主流媒体 , 更重要的是 , 当时的电视文化充当着从革命文化向大众文化转型的职能 。 美国、日本等国家以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电视剧、流行音乐通过电视在内地流传 , 使金庸的武侠剧、琼瑶的言情剧、美国的警匪剧都成为大众喜爱的文艺形式 。 相比过于政治化、强调“集体伦理”的革命文艺 , 大众文化带有个人主义、商品化、消费化和城市文化的特色 。

  与此同时 , 内地也开始自己生产适合电视播出的大众文化 , 如《西游记》(1986年)、《红楼梦》(1987年)等四大名著开始改编成电视剧 。 这些电视剧现在看起来依然是精良之作 , 不仅剧作改编忠实于原著或者说创造性地用电视这种新媒介展现了古典文学的精神 , 而且演员的表演也非常精湛、符合人物特点 。 这既与当时的制作团队保持朴实的“工匠精神”有关 , 也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文化管理方式有关 , 是前商业化、前明星化时代的艺术产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