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电视剧里的中国社会:改变悄然发生着( 三 )

  上世纪80、90年代之交 , 以王朔为代表的内地作家扮演着文化商人的角色 , 积极参与到影视剧等大众文化产业的生产之中 , 王朔、魏人、莫言、海岩、苏童、刘恒、刘震云、马未都等人组成了“海马影视创作中心”(1988年) , 专门出售剧本 , 如电视剧《渴望》(1990年)、《编辑部的故事》(1991年)、《爱你没商量》(1992年)、《皇城根儿》(1992年)等都和这个群体的创作有关 。 王朔在一篇谈大众文化的文章中谈起他们创作《渴望》的过程 , 才体会到电视剧是一种高度类型化、模式化的生产 , 这与个人化的作家写作非常不同 , 是一种“工业化组织和工业化生产” , 这正是大众文化的典型特征 。

  1983年中央电视台在除夕之夜播出了《春节联欢晚会》 , 这档节目不仅开创了电视大众晚会的形式 , 而且让通俗文化登堂入室 , 成为主流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 “春晚”是一种典型的电视媒介、传统民俗、大众文化巧妙结合、并获得广泛认同的主旋律作品 , 在塑造中华民族身份、主流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