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 第一届“读客科幻文学奖”颁奖典礼于线上举行 。 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指导 , 读客文化主办 , 刘慈欣担任特邀顾问全程指导 , 这场历时半年之久的科幻征文落下帷幕 , 在线上观众的见证下 , 诞生了5位金奖选手 。
据悉 , 第一届“读客科幻文学奖”从6月3日正式启动 , 共收稿8661篇 , 总字数超过3000万字 。 参与过各大科幻征文评选的姚海军表示:“读客科幻文学奖”在数量上创造了纪录 。 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超过1.2亿 , 各平台观看颁奖典礼直播的人气近50万 , 直播期间稳居B站学习区热度第一 。
文章图片
首届“读客科幻文学奖”:
Z世代青年正发出中国科幻最强音
第一届“读客科幻文学奖”以“发掘中华科幻天才 , 共荣科幻文学未来”为使命 , 参加的科幻作家年龄均在18-30岁之间 。 参赛作品题材广泛 , 视野广阔 , 出现了反乌托邦、赛博朋克、太空歌剧等多元作品 。 作者们并没有陷入陈旧老套的故事模式中 , 充分地体现了中国Z世代青年作家的独特视角 , 为中国科幻的未来打开了很多可能性 。
在谈及选手作品时 , 作家陈楸帆称赞了Z世代青年们身上独具的时代特色:“和之前的作者相比 , Z世代作家作品里模仿的痕迹很少 , 更多的是原生的、原创的、自发的内容 。 ”
评委严锋表示:“他们在创作的处理方面很轻 , 这种轻并不是轻薄的轻 , 是有点像卡尔维诺那种意义上的轻 。 这是21世纪文学的特点 , 这种轻代表了有弹性 , 不执着 , 保持一种开放性 , 快节奏 , 多视角 , 这里面的转换可以非常自如 。 我觉得也可以说Z世代中国科幻作家 , 包括中国的作家、年轻作家 , 他们基本上是同步的 , 就是也在朝这个方向转换 。 ”
【刘慈欣空降首届“读客科幻文学奖” ,Z世代创作者横空出世】
文章图片
严锋&陈楸帆 对谈
本届“读客科幻文学奖”让中国科幻读者们看到了中国Z世代科幻创作者的风采 , 也看到了中国科幻的未来 。 正如本届读客科幻文学奖金奖的获奖作者“五月羽毛”在获奖后说的 , “科幻的本质就是把科学之美从冰冷的公式中解放出来 , 去让每个人都可以欣赏到 。 我一直以来的想法也是这样 , 就是把一些繁杂的东西 , 一些冰冷的东西 , 把它释放出来 , 然后能够让更多的人去享受科幻的乐趣 , 能感受科幻的魅力” 。
“元宇宙是人类未来吗?”引发热议
随着Facebook宣布改名“Meta”、中国第一家元宇宙协会机构在京成立、韩国发起成立了“元宇宙联盟”……“元宇宙”似乎已被认定为继移动互联网之后的又一种全新的互联网形态 , 虚拟与现实结合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 。 第一届“读客科幻文学奖”决赛以近期科幻小说、科技创新领域最热门的话题“元宇宙是人类未来吗”命题 。
“读客科幻文学奖”特邀评委刘慈欣对“元宇宙是人类未来吗”的观点曾在网上引发激烈讨论 。 刘慈欣认为:“元宇宙将引导人类走向死路......人类的未来 , 要么是走向星际文明 , 要么就是常年沉迷在VR的虚拟世界中 。 如果人类在走向太空文明以前就实现了高度逼真的VR世界 , 这将是一场灾难 。 ”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戴锦华坦言:“对于我来说 , 元宇宙这个词本身真的没提供什么新的东西 , 它无外乎是科幻写作的某种世界构架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