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孤儿”成长记——给我一个没有“标记”的人生

“艾滋孤儿”成长记——给我一个没有“标记”的人生

----“艾滋孤儿”成长记——给我一个没有“标记”的人生//---- //

  11月25日 , 俊俊在绘画 。

  俊俊今年18岁 , 是安徽省阜阳市一所中学的高中生 , 他乐观、自信 , 从外表上看 , 跟同龄的大男孩没什么区别 , 无法和“艾滋孤儿”联想到一起 。

  2001年 , 俊俊出生的时候经母婴传播感染了艾滋病毒 , 2004年父母因艾滋病去世后 , 俊俊成为孤儿 。 随后 , 俊俊被阜阳市艾滋病贫困儿童救助协会资助、收养 。 “刚开始收养俊俊的时候 , 他又瘦又小 , 几乎不与任何人说话 , 甚至胆怯到不敢看对方 。 ”这是阜阳市艾滋病贫困儿童救助协会负责人张颖10多年前遇到俊俊时的第一印象 。

  这些年来 , 在社会各界的关爱下 , 俊俊从懵懂的幼儿成长为阳光快乐的少年 。 从小学、初中到高中 , 俊俊享受到与普通孩子一样的教育机会 , 也融入了校园的大家庭 。 性格沉稳的俊俊学习很刻苦 , 成绩也很好 , 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 , 学习之余经常拿起画笔 。 “我参加过很多公益画展 , 自己的很多绘画作品都是关于红丝带的 , 呼吁大家关爱艾滋病人 。 ”谈起未来 , 俊俊自信地说 , 他想在大学里读与动漫创作相关的专业 , 通过自己的动漫作品回报社会 。

  这些年 , 俊俊身上的“艾滋”标签正逐渐褪去 , 已经融入了社会 。 “是爱和包容让他从最初的孤独封闭的孩子 , 变成现在乐观自信的少年 。 ”张颖说 。

  新华社采访人员刘军喜摄

“艾滋孤儿”成长记——给我一个没有“标记”的人生

----“艾滋孤儿”成长记——给我一个没有“标记”的人生//---- //

  11月25日 , 俊俊在看书 。 新华社采访人员刘军喜摄

“艾滋孤儿”成长记——给我一个没有“标记”的人生

----“艾滋孤儿”成长记——给我一个没有“标记”的人生//---- //

  11月25日 , 俊俊在看书 。 相框里是他4岁时和阜阳市艾滋病贫困儿童救助协会负责人张颖的合影 。 新华社采访人员刘军喜摄

“艾滋孤儿”成长记——给我一个没有“标记”的人生

----“艾滋孤儿”成长记——给我一个没有“标记”的人生//---- //

  11月25日 , 俊俊在绘画 。 新华社采访人员刘军喜摄

“艾滋孤儿”成长记——给我一个没有“标记”的人生

----“艾滋孤儿”成长记——给我一个没有“标记”的人生//---- //

  阜阳市艾滋病贫困儿童救助协会墙上贴着俊俊(左二)和小伙伴们小时候的照片(11月26日摄) 。 新华社采访人员张端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