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他们的猝死率最高?背后的三个真理都很现实


在过去,猝死的消息只是偶尔可见。
但近年来,关于猝死的新闻报道越来越多,猝死背后最大的因素是心脑血管疾病。
根据2019年的,仅2019年,中国就有约458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所有死亡人数的43%。甚至有数据直接表明,每年在断代中有54.4万例心源性猝死。

猝死,为什么一线工作者更频繁?
早在2020年初疫情爆发时,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时,许多一线工作人员和医务工作者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根据数据调查分析,你花的每一分钟都意味着有一个人在国内某个地方猝死。在这些关于猝死的报道中,不难看出,很多患者都是在一线挣扎的工作者,比如医护人员、警察等。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医生、警察等一线工作人员的猝死率这么高?
以下三个原因可能是背后残酷的真相:
1.资源紧张
中国确实是世界上人口基数最大的国家,但仍处于一线工作人力不足的状态。
以一线岗位的医生为例。培养一个优秀的医生需要几年的时间。我国医务人员严重短缺。很多三甲医院的医生只要踏入工作岗位,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
此外,中国的警察总人数居世界第一,但就1万名警察的比例而言,中国是世界上最少的国家之一。
特别是近年来,犯罪形式的多样化和犯罪案件的压力直接导致我国警力配置严重不足。

2.巨大压力
以医生为例。从医生的职责来看,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是“救人,救死扶伤”。病人会把自己的生命和未来交给医生,医生可以想象个人和职责两方面的压力。
另一方面,医生不仅在拯救生命,也在赚钱,维持自己的庭。来自工作和家庭的压力让人喘不过气来。
工作强度大、压力大的后果就是四个字:过度疲劳。

3.过度疲劳
相关数据调查显示,中国近80%的一线员工处于过度疲劳状态。
慢性疲劳应激恰恰是中青年早发冠心病的原因,也是中青年心脏性猝死的重要因素。
因过度劳累导致的心源性猝死占所有病例的近65~80%。

与其夸夸其谈,不如改善环境治理
但每当出现一线工作人员猝死的案例,似乎并没有关注死者猝死的原因,反而加大了对死者敬业精神的宣传。
这些虽然感人,但毫无意义。任何“伟大”,往往都是受益者对不合理的利益给予方的一种安抚(放弃自己的利益)。
他们也是别人的孩子,别人的妻子或丈夫,别人的父亲或母亲。这种盲目的精神倡导背后有什么改变?

其实与其一味赞美一线工作者的伟大,不如尊重他们,这是社会共识的形成,而不是口号式的引导。
这种社会共识需要我们的制度保障和工作环境的处理。只有在公平公正的制度下,这些一线人员的工作精神和救死扶伤的责任,才能赢得社会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尊重。
普通人的同理心是无法投射到天使身上的。
我们的同理心只会发生在同类人身上。
希望大家都能知道这句话。
【为什么他们的猝死率最高?背后的三个真理都很现实】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