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行业技术破圈( 三 )


截至目前 , 包括美的、九阳、老板电器、方太、创维、极米等在内的企业 , 都推出了接入鸿蒙系统的产品 。 “我们将鸿蒙OS2.0视作智能家居的一个‘使用器’ , 对于消费者而言 , 鸿蒙有望真正将家中不同品类 , 不同品牌的智能设备串联起来 , 实现信息内容服务的互联互通 , 提供统一连贯的使用体验 , 配网、控制设备、获取服务都能‘碰一碰’触达 , 减少了多步复杂操作对用户造成的‘逆反’心理 。 ”
底层技术搭积木 助力家居智能更好实现
家电智能化的实现 , 离不开芯片、传感器、算法算力等基础技术的支持 。
一位来自家电上游芯片供应企业的负责人告诉采访人员 , 目前家电产品应用芯片主要分三类 , 包括功率芯片 , 主要作为电源辅助;第二类是MCU芯片 , 负责功能微控制;第三类是一些分类器件 , 比如三极管等用来做单片控制 。
而与智能实现最直接相关的是MCU芯片 , 再有就是WiFI等互联芯片 。 同时 , 因为增加了智能功能 , 产品负载会增加 , 对于功率芯片而言 , 就是要适应电压等变化 , 以匹配智能控制 。 想要实现家电智能化 , 三种芯片需要协同作用 。 以冰箱为例 , 用WiFI芯片增加联网功能 , 产生FTP数据 , 被MCU芯片识别 , 根据你的指令进行动作 。 而同时 , 由于智能增加了很多MCU芯片 , 原来冰箱的功率不够 , 需要更匹配的功率芯片 。
而传感器是一种集合了物理、化学、生物多学科交叉的检测装置 , 用以感受被测物体信息 , 并将感受到的信息转码为电子信号或其他形式进行传输 。 目前的传感器根据其感知功能的不同可分为热敏、光敏、气敏、力敏、湿敏、声敏、色敏、磁敏、味敏、放射性敏感等元器件 , 让家电产品有了“触觉”、“味觉”、“声觉”等“感官” 。 以前 , 传感器主要是感应头加上馈线 , 现在随着家电智能化要求提升 , 感应头开始与芯片封装在一起 , 或者直接做在芯片上 , 形成一些“神经元”系统 。
譬如 , 现阶段在烟灶产品上实现的“风火联动”便应用到热敏、气敏等传感器件 , 油烟机的传感器感受到下方空气热量和逸散的气体颗粒 , 便会将信号传动给芯片 , 芯片控制烟机自动开启 , 并根据空气中的颗粒浓度自动调节风力大小 。 再如燃气灶的防干烧 , 洗衣机根据衣物荷载、脏污度自动配置洗涤剂和用水量 , 冰箱根据气味开启巡航杀菌等功能 , 均离不开传感器的运用 。
除了芯片、传感器等硬件构成 , 算法算力的优化也助力着家电智能化的前进 。 譬如 , 边缘计算的应用 , 让分布式智能决策得以落地 。 相比于云计算 , 边缘计算能够从数据源头附近的开放平台 , 就近直接提供最近端的服务;而云计算则要通过网络 , 将数据上传进行解析处理 。 边缘计算减少了数据在网络上转移的过程 , 不仅更快 , 同时对于一些实时操作、智能应用以及安全与隐私保护都有裨益 。 边缘计算+云计算组成了家电企业“端云协同”的新智能实现模式 。
【家电行业技术破圈】事实上 , 无论是“脑机”还是“元宇宙”概念 , 都应验了王飞跃教授的一句话 , 未来人类的工作、生活一定是由“自身+自己的数字孪生”协同作用完成 , 数字孪生是铁打的平台 , 人类才是流水的兵 。 而家电智能化仅是这个复杂过程的初步探索 , 万里长征我们迈出了第一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