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柿互动
最近一位洋老人爆红网络 , 因为他一直出现在知名床垫品牌“慕思”的广告画面中 。 很多杭州消费者在逛家居商场或者坐高铁、坐飞机时遇到“慕思”的广告牌 , 一定有这位老人的形象 。 最近因为慕思有意上市 , 遭证监会追问:广告中用到的洋老人是谁?和慕思是什么关系?这个“假洋品牌”床垫的面纱 , 才被众多媒体揭开 。
这个品牌的门店在杭州地区多达30家 , 涵盖杭州所有的家居卖场 , 生意不错 。 记者近日随机采访10位消费者 , 只有一位家里在用慕思 , 而且是8年前买的 , 当时价格是一张床垫需要1万多元 , 还有一位是明确知道慕思是国产品牌 , 其他人不清楚它到底是哪个国家的品牌 。
杭州一位家居业内人士认为 , “其中高定价功不可没 。 慕思床垫高定价的底气 , 有一部分来源于洋品牌的人设 。 ”
叼烟斗的外国老人是谁?
与喜临门这类土生土长的本土床垫相比 , 慕思这个名字 , 一听像个外国品牌 , 它还有一个英文名字DeRucci 。
慕思的logo , R造型 , 让人不禁联想到豪华车劳斯莱斯 。 有业内人士点评道 , “不难看出 , 慕思在似图塑造一种来自国外的品牌形象 。 ”
出现在慕思广告中的形象 , 当然也很洋气 , 一位外国老人叼着一只烟斗 。 当然 , 慕思从没说过这位洋老人是谁 , 到底是不是自家的设计师 。 正是这种擦边球 , 让不少人不由自主地以为慕思床垫是外国企业、欧洲品牌 。
高大上的外表塑造起来的产品 , 价格也很贵 。 便宜的床垫 , 四五千元 , 高级点的能卖到五六万元 。 在中国市场上 , 慕思床垫价格可以比肩一线国际品牌 。 不得不佩服该品牌的营销手段 , 如今的慕思床垫已位居行业头部军团 。 有数据显示 , 与喜临门、顾家等品牌相比 , 慕思床垫的营业收入不是第一 , 但近三年的毛利率最高 , 约50% , 比这几个同行高出一大截 。
美国《密歇根日报》也关注到了这位代言人 , 其报道称 , 这家公司并不是国外企业而是中国企业 。 “事实上 , 这名男子并非该品牌创始人 , 他甚至不是商人或模特 。 他是该公司找到的一名温文尔雅的英语教师 , 后者同意拍摄照片以获得1500美元的报酬 。 ”
然而 , 这则假洋品牌的广告非常奏效 。 如今这家公司的门店已经开到了欧美国家 。
买来的“洋老人”肖像 遍布杭州各家居卖场
据《氢财经》报道 , 2013年 , 一名自称是“慕思寝室用品有限公司的前员工”的人在网上爆料 , “慕思床垫产品是假洋品牌 , 与法国根本没有任何关系 。 ”
当时慕思“辟谣”称 , 网帖内容系恶意诬陷 。 此后 , 慕思在对外宣传上不再强调“法国设计师”概念 , 也不再强调“法国血统”等内容 。
现在想上市了 , 慕思总不能打着法国企业的名头在中国上市吧 。
原来 , 慕思床垫只是一家创立于2004年的东莞企业 。 据天眼查显示 , 慕思健康睡眠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 , 其简介写着:慕思寝室用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 , 定位为健康睡眠资源整合者 , 专业致力于人体健康睡眠研究 , 从事整套健康睡眠系统的研发、生产及营销 。 慕思将欧洲的设计理念融入到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中 , 聘请法国知名设计师Moris作为首席设计师 , 将人体工程学和睡眠环境学融入到寝具的设计中 。
据招股书显示 , 慕思股份的两位创始人王炳坤(1972年生)和林集永(1970年生) , 均在中国出生且为中国国籍 , 无境外永久居留权 。
那个叼烟斗的洋老人 , 也不是所谓的设计师 , 他叫Timothy James Kingman 。 早在2009年8月15日 , 慕思就买下了他肖像的永久使用权 。 在《慕思健康睡眠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文件反馈意见》中 , 证监会表示:关于“2009年8月15日 , 慕思有限与Timothy James Kingman签订《协议书》 , 约定Timothy James Kingman授权慕思有限使用带有其肖像的照片及其底片;使用期限为永久使用 。 ”请发行人进一步说明Timothy JamesKingman的基本情况、与发行人产品的关系等问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