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以创新精神推进科技创新发展

央广网北京12月3日消息 “记忆合金”产品领军全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兰州西脉 , 多相流量计产品打破国际垄断的海默科技 , 在高纯金属领域有着重要一席的金川科技园……
在兰州 , 这样的科技企业正变得越来越多 。
数据显示 , 过去5年兰州市高科技企业达到657家 , 占全省总数的53% , 数量较“十二五”末翻了两番 。
高科技企业快速壮大的背后 , 是兰州市对科技创新的创新扶持 。
“可以说 , ‘十三五’时期 , 兰州以创新精神推进科技创新事业发展 , 在科技企业、科技项目、科技人才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创下了历史最高 , 其中很多举措都属首次推出 , 开了兰州先河 。 ”对过去5年全市科技事业的发展 , 兰州市科技局副局长满吉新如此评价 。

说起兰州市对科技企业的扶持 , 兰州睿创波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荆炜竖起了大拇指 。
睿创波迪是一家从事智慧系统开发的企业 , 其研发的智慧社区管理系统在全省范围内广泛使用 。
科技企业发展初期 , 资金是关键 。 与许多科技企业一样 , 睿创波迪前些年也遇到了资金瓶颈 。
了解到睿创波迪的困难后 , 兰州市通过本土设立的兰州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兰州科技创新创业风险投资基金 , 为这家公司提供了宝贵的资金支持 。
“政府基金的注入 , 既直接带来了资金 , 也提升了企业的信用 。 ”荆炜说 , 这几年 , 公司发展越来越好 , 今年营业收入有望翻一番 。
设立本土科技基金 , 在兰州历史上是头一次 。
按照最初的想法 , 兰州市科技部门决心把这两支总规模20亿元的基金交给有经验的外地公司管理 。 但几家基金管理公司一听基金只能用于支持本土科技企业 , 便再没了下文 。
“基金管理公司更愿意把钱投向发达地区 , 而不愿花费在欠发达地区 。 ”满吉新说 。
外地公司不干 , 那就自己干 。 就这样 , 兰州市成立了本土的科技基金管理公司 , 扶持本土科技企业发展 。
2018年 , 兰州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成立 , 全市科技基金增至3支 , 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 截至目前 , 3支科技基金已完成投资25笔 , 投资金额8.27亿元 , 22家科技企业受益 。

推动科技创新 , 兰州还致力于盘活本土丰富的科技资源 , 打通产学研合作通道 。
兰州是一座基础雄厚的城市 , 分布着以中科院兰州分院、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等为代表的各类科研机构1200多家 , 以兰州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34所 , 坐落着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部级重点实验室43个 。
为了把这些科技资源转化为生产力 , 兰州结合自身优势 , 创新工作举措 , 建立了在兰高校院所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 在企业建设研发机构、在高校院所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家 , 新组建了兰州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 , 开展了“揭榜挂帅”活动 , 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19个 。
依托115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企业研发机构 , 兰州获批国家、省级50多个 , 自建48个研发平台 , 转移转化科技成果转化数1500余项 , 产生转化收入超过40亿元 , 新增就业人数2000余人 , 缴纳利税3.3亿元 , 认定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类合同1200余项 , 交易金额2亿元 。 有效推进产学研用合作能力 , 提升创新创业服务水平 。

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 。 兰州还连续举办科技成果博览会、承办创新挑战赛 , 联通企业与社会科技资源、促进成果转化、深化科技交流合作、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