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个字母vs几万个汉字,中国人的打字机曾造得多艰难?( 四 )


天津红星工厂成功生产的“ 文化牌 ”打字机、上海打字机厂推出的万能牌打字机、飞鸽牌打字机、双鸽牌打字机等 , 都是这个时期中文打字机的代表品牌 。
26个字母vs几万个汉字,中国人的打字机曾造得多艰难?
文章图片

中文打字机的基本形态虽然确定 , 尽管在机械结构上相较于二三十年前 , 有着很多改进空间 , 但在这种固定的形态下 , 打字速度依旧还是快不起来 , 熟练打字工的打字速度甚至没办法突破每分钟五十字 。
这真的是中文打字机的极限了吗?
1952 年洛阳的一位打字员张继英 , 站在使用者的角度给出了一份天才的答案 , 重构了打字机字盘的排列方式 。
我在这里暂停一下 , 如果是你 , 远比那时候见多识广的你来给这个 70*35 的字盘想一种排列方式 , 加快拣字速度 , 你会怎么做 。
前面说到 , 传统打字机的字盘里 , 将两千多常用字以使用频率进行排布 。 但看似合理的排布其实有悖中文的特征的 。 中文词语中大部分是双音节词 , 也就是说通常多个字之间是有联系的 。 如果我经常打三连、三连 , 那我为什么不把“ 三 ”字与“连”字放在一起呢?让我们再进一步 , “ 三连 ”同样经常和“ 一键 ”一起使用 , “ 一 ”又与“ 定 ”字使用 。。。
各位明白其中的奥妙了么?没错 , 张继英发明的这种排布 , 就是现在几乎所有输入法都会带的一个功能——预测输入 。
26个字母vs几万个汉字,中国人的打字机曾造得多艰难?
文章图片

张继英十八盘拣字法的发明 , 在中文打字机发明的几十年的时间里 , 以非技术的方式 , 让整体生产效率提高了 40 %以上 。 将中文打字机的打字速度提高到了每分钟 100 字上下 。
但这也是中文打字机最后的高光时刻 , 底子上的设计问题 , 使得这些改进根本做不到瑕不掩瑜 。
100 字每分钟的打字速度 , 也始终比不上英文打字机的效率 。
重新排布的字盘是很好 , 但这并不解决词语使用习惯的变迁 , 花大力气调好的字盘一定需要及时更新排布 , 而这又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变 。
除此之外 , 这样的给予调整字盘提高打字效率的方式 , 完全不具备通用性 。 银行打字员使用时一定会涉及到银行工作的数字等字块放在顺手的区域;警局文员可能更倾向于将描述地名、行为的字块放在一起 。
这样的情况 , 直到 80 年代后也没有得到解决 。 但幸运的是 , 我们撑到了数字时代的到来 。
计算机时代输入方式
打字机时代里 , 汉语遇到的这些问题 , 其实是世界范围内 , 所有表意文字的共同挑战 。 虽然表意文字在文化传播、信息量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 但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之前 , 在表达效率上 , 始终跟不上以拉丁字母为代表的表音文字 。 中文打字机一言难尽的打字速度就是一个典型的体现 。
而英文、法语、西班牙语等基于拉丁字母体系的语言却都能几乎完美适用 QWERTY 键盘 , 这套键盘布局也得以应用至今 。 所以当计算机时代到来之后 , 西方世界发明的这个布局 , 就自然的被带到了计算机输入上来 。
而脱离了物理限制的计算机代码 , 使得打字机时代里“ 机械设计 ”的问题迎刃而解 , 唯一需要的就是一套将键盘按键与汉字连接起来的规则 , 一套科学、简单的规则 。
在 1980 年我国颁布汉字编码国家标准之后 , 中文输入法开始了群雄逐鹿的时代 。
在当年 , 如果你想输入一个文字 , 你能用到的输入法种类可能超乎你的想象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