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漂准确不准确,只要参照这两个标准就知道了

文章插图
如何调漂才准确呢?其实很简单,我们只要参照这两个标准就知道了,有没有鱼中钩,就知道了。
相较于传统钓法,台钓的钓组是悬坠钓组,铅坠离底的距离不同,子线的弯曲程度不同,当鱼咬钩时,信号传导到浮漂,精准度是不一样的。
比如铅坠离底较高,子线紧绷,钓组的灵敏度比较高,只要有外力影响到钓组时,浮漂都会出现动作。
如果铅坠离底较低,甚至铅坠直接躺在水底时,钓组的灵敏度较低,必须要有较大的外力施加,浮漂才会出现动作。
正因为如此,到底钓钝还是钓灵,还是钓不灵不钝,就可以通过调漂来调整钓组的灵敏度,但是,到底调钓结果精准不精准,这取决于两个参照标准。

文章插图
标准一、有没有连续的鱼口
调漂准确不准确,第一个参照标准,就是看鱼口,也就是有没有鱼咬钩,而且是连续地咬钩。
如果调漂精准了,那么钩饵落点,和鱼群所在位置高度重合,所以会接二连三的中鱼,如果调漂过钝,可能鱼吃完饵料了,漂都不会动。
漂调得过灵了,游过钓组都会带动浮漂起伏,提竿没口很正常,因此,看鱼口,看有没有鱼咬钩,接二连三地咬钩,这是调漂准确与否的第一个参照标准。

文章插图
标准二、上钩中鱼还是下钩中鱼
如果调漂准确,上下钩中鱼的次数是差不多的,因为双钩在水底的位置,以及钓组的灵敏度是刚好合适的。
如果多是上钩中鱼,则说明调钓偏钝,如果多是下钩中鱼,则说明调钓太灵,如果鱼钩刺在了鱼唇的侧面,则说明截口比较多,我们需要钓离底、或者打截口。
参照了以上这两个标准,我们就知道调漂准确与否,那么接下来,我们就需要再调整一下浮漂或者铅坠就可以了。
我们可以通过修剪铅皮或者增加铅丝,来调整铅坠离底的距离,进而控制子线的弯曲程度,也可以通过上推、下移浮漂,来调整子线的弯曲程度,进而控制钓组的灵敏度。
【调漂准确不准确,只要参照这两个标准就知道了】但是,不管我们怎么操作,都需要参照以下以上两个标准,我们才能知道调漂到底准不准确,而弄明白了这两个参照的意义,调漂真的就很容易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