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青铜神树原型是珙桐( 三 )


古代神话中的若木是供太阳栖息的神树,既然是供炽热的太阳栖息,那神树的原型如果是不怕火的,应该更符合古代先民选择的标准 。无独有偶,珙桐生物学的一大特性就是含水量特别大,野外活立木几乎无法被点燃,是少有的当地人从来不作为烧火柴的树种 。
珙桐是经历冰川时代幸存下来的“冰川活化石”,其似花非花、似叶非叶,不怕冰与火的这些独特而神奇的生物学特性,与中国古代阴阳转化、太极中庸的哲学思想和宇宙观高度契合,应该是古人将其作为沟通天地神明神树的一大原因 。
三星堆青铜原料之谜
考证三星堆青铜神树的原型是珙桐,将目光锁定到分布有世界最大面积的野生珙桐林的荥经县后,再深入探究,这个与三星堆同处神秘的北纬30o区域的地方,更是与三星堆那些不解之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许在这里能找到破译密码 。
中国最早记载开矿冶铜铸币的文字,见于2500年前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管子·山权数》中 。恒公向管仲讨教通权达变的理财方法,管仲提及:“汤以庄山之金铸币,而赎民之无粮卖子者 。”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庄山
庄山在何处?商务印书馆1931年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中有明确记载:“庄山,即严道铜山 。盐铁论作严山 。汉书蜀严道有铜山 。后汉避讳,改庄为严 。成汤发庄山之金以铸币 。”
古书所言“金”不是黄金,而是铜的合金黄铜、青铜 。从这些历史典籍记载来看,3600年前建立殷商王朝的成汤,就已在庄山开矿冶铜铸币了 。
据上面记述和今天的考古发掘可考,位于荥经县的严道铜山被开采利用至少从殷商开始,有3600年以上的历史,甚至更长 。我们可以合理猜想,严道荥经作为中国古代历史最为悠久的铜山之一,不仅参与了中原青铜文明的起源,也极大可能为古蜀国三星堆文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铜矿原料 。
严道铜山是有历史记载离三星堆最近的铜山,且至少在汉代前,都是古代最著名的铜山之一,采铜历史延续几千年 。《史记》载:“汉文帝赐邓通蜀严道铜山,得自铸钱 。邓氏钱,布天下 。”汉文帝将这座出名的铜山赐给最宠信的大臣邓通开矿铸币,留下“富可敌国”的成语典故 。
青铜时代是人类文明的开始 。从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来看,它与同时代的中原殷商文明是有交流的 。作为青铜时代最重要的稀缺资源铜矿原料地,严道铜山或许成为两个文明的交汇点 。
三星堆还有一大未解之谜,就是虽然有高度发达的文明,却没有发现文字 。在三星堆出土器物上发现的未能破译的符号,被称为巴蜀图语 。和三星堆器物上的那些符号近似的另一个也被称为巴蜀图语的未解之谜,是巴蜀印章 。破解之门,或许就在荥经,因为这里出土的巴蜀印章占到所有出土巴蜀印章的一半以上 。
神秘的巴蜀图语
其实,荥经作为三星堆青铜原料地是极符合逻辑的 。从三星堆出土的明显带有西方特征的黄金面具、黄金权杖等器物表明,中国与西方世界的交流,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早得多 。
一条早于北方丝绸之路的南方丝绸之路(亦称为蜀身毒道),实现了古蜀国与欧亚文明的交流 。荥经,正好是这条国际贸易大通道的必经之路和重点节点 。研究者普遍认为,三星堆青铜原料来自于云南,严道铜山位于三星堆通往云南的必经之路上,古蜀先民何必舍近求远呢?严道铜山应该是最有可能、极其合理的三星堆青铜原料地 。
正因为要开采铜矿,三星堆的先民才有机会到达处于深山密林的矿山,发现生长于此、之前从没有见过的植物活化石珙桐,并奉为神灵,依据形象铸造了青铜神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