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超过一千本书的人都是什么人( 三 )


还是回到读书这个话题 。
不知道别人怎么样 , 几十万字的书 , 我肯定看过不止一千本了 。我家兄弟姐妹七个 , 家境也还可以 , 加上那时的物价不贵 , 一本很厚的书籍 , 大概也就四五毛钱 , 因此 , 我们每个人都喜欢看书 , 也经常买书 。尽管每次买书都得跑到几十里以外的城里新华书店 , 还得是礼拜天 。常常大清早骑着自行车进城 , 晚上天黑后才能回来 。
因为经常有三个人在同一个学校上学 , 所以 , 每天放学回家 , 都是急急忙忙写当天不多的作业 。作业写完以后 , 每人手里捧一本书安安静静地看 。这是我们家当时每天的常态 。
后来 , 我们进入城市工作以后 , 家里两间房子里的半屋子书疏于管理 , 被我不识字的母亲一直在拿它们当引火柴 , 用了很多年 。等我在城里成家 , 有了安定的生活后 , 想到家里存放在凉房里自己喜欢的许多书籍时 , 大多数已经化为灰烬 , 好在还是抢救出来一部分 。
这些书 , 有我们从小到大的教科书、小人书、红宝书 , 当然 , 更多的是各种题材、类型的小说 。那时候的中国小说 , 大多数是描写社会变革和战争的 。
鲁迅先生的全套单行本 , 巴金先生的《家》《春》《秋》 , 高尔基的三部曲 ,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练成的》 , 还有《六十年的变迁》、《吕梁英雄传》、《红日》等等 , 实在太多了 。有些书只隐隐约约记得书名 , 不记得作者了 。
读万卷书 , 行万里路 。
我相信 , 现在各条战线、各种行业、各种领域的中流砥柱、顶尖人才 , 大多数一定是阅读超过一千本书的人 。
即使这些阅读超过一千本书的人没有成为社会大潮中的弄潮儿 , 那也不要紧 , 他们至少可以保证自己家庭和睦 , 衣食无忧 , 晚年幸福 。如果不信 , 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好好观察一下 。
答:都是四零、五零后
1、绝大多数老一辈喜欢看书读报 。
2、那时候买不起书 , 一般都是互相交换 , 限制时间 , 有时候打着手电筒 , 在被窝里把书连夜读完 。
3、很多时候去文化站阅读 , 一分钱看两本连环画 。
4、知青时 , 读书更厉害 —— 忘记饥饿的最佳办法是读书
5、一本好书往往很多知青轮流读 , 有的连封面都没有了 , 还当着宝贝一样传阅 。
6、现在网络上一直说我们中国人不爱读书 , 他们根本不知道我们一代读书像吮吸乳汁那样如饥似渴!
我是70后女人 , 从初二开始读名著 , 三十多年来一直保持阅读习惯 。
我读的书不少 , 不过 , 可能没有一千本 , 喜欢读中外文学名著 , 很多读过不止一遍 。
89年考上南师大 , 后来当了高中老师 , 很普通的职业 。
看起来 , 读书对我好像并没有什么影响 , 实际上 , 影响很大 。
比如 , 学生时代我的语文好 , 作文得分特别高 , 与人交往、组织活动时 , 语言表达能力较强;
因为知识面宽广 , 课堂总是精彩纷呈 , 虽然教的是生物 , 但是 , 诗词歌赋信手拈来 , 这使我深受学生欢迎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