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在跟题主抬杠 , 如果连我小时候读的小人书也算在内 , 读了最少3千本 , 我读书比较粗糙又快 , 但通过读书也有一些改变 , 也积攒了一些心得 。
跟我那个书痴的朋友比起来 , 我根本不值一提 。他边读书边记笔记 。他家里面的书整整有一屋子 , 没有半点夸张 。我基本都不买书 , 看完了去他那里换一本再看 。
最直观的就是改变了他的气质 , 破衣烂衫穿在他的身上 。别人都认为他是大学里面的老师 。
他的文化底蕴非常丰富 , 朋友聚会 , 上下五千年他滔滔不绝侃侃而谈 , 我们基本都插不上嘴 , 只能目瞪口呆听他说 。
除了读书 , 他这个人没有什么爱好 , 或许是所有的满足 , 书里全能给他 。
像我朋友这样饱览群书的人 , 他身上很多优点:自律 , 知书达理 , 绝不跟人抬杠 , 对人对事有自己的主见 , 不管在什么场合 , 需要时能高谈阔论 。
我认为 , 不论读了多少本书 , 而是你从书中获取到了什么智慧?而这种智慧又是怎么样运用到具体的工作生活中 , 给你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和突破 。
哪怕你一生只读一本书比如《易经》吃透了 , 把里面的智慧用在工作生活中 , 用在商业实践中 , 比那些一年看300本书 , 看完即忘的人 , 有意义多了 。
读书如果不成结构和体系 , 思维终究是混乱的 , 永远飘在空中 , 落不了地 。
读了很多书 , 成为书生 , 这样的人很多 。
读了很多商业的书 , 到最后只能泛泛而谈 , 没有实际行动 , 跟没读有什么区别?
读书是特别有意思的事 , 那些酷爱读书的人 。会跟着书里面的人物 , 一起笑 , 一起哭 , 一起愁眉不展 , 一起眼泪落下 , 旁人看来 , 认为是不是读书读傻了 。
读书越多的人越傲气 , 毕竟能跟他同一层次的人很少 。一生中能精读一千本书的人是少之又少 , 有些人看书很多 , 就像我一样 。能达到精读 , 彻悟的 , 不会多 。
弘一大师李叔同曾这样称赞过一个人说:“XXX是生而知之的 , 假定有一个人 , 生出来就读书 , 而且每天读两本 , 而且读了就会背 , 读到XXX的年纪 , 所读的还不及XXX多 。”
是谁让满腹才华的李叔同说出这样的话?此人就是马一浮 。
马一浮何许人也?
他与梁漱溟、熊十力合称“新儒家三圣” , 是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 , 梁漱溟称其为“千年国粹、一代儒宗” 。
马一浮20岁那年妻子早亡 , 没有留下子嗣 , 之后他都没有再娶 , 一辈子都与书为伴 , 简直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书痴” 。
马一浮小的时候就爱读书 , 而且非常聪明 , 过目不忘:儒学、佛学、文学、哲学……无所不涉 。他父亲怕他乱读会误入歧途 , 便请了绍兴有名的举人郑墨田来家教书 , 但没多久 , 郑举人便请求辞职 , 因为马一浮当时的才学已经超过了郑举人 。
马一浮精通英法德日等多国语言 , 在美国期间 , 他所读的书包括政治学、社会学、文学、美学、伦理学、心理学及语法修辞、历史等方面的著作 。尤其钟情马克思的《资本论》 , 病中得之都觉得比吃了十副仙药还管用 。之后他便作为第一人把《资本论》带回了中国 。
- 关于多读书的名言名句大全集 名言名句大全集
- 初中生创业可以从哪方面入手
- 44tutu·com 44tutucom
- 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赏析
- 芬迪围巾一千多的是正品吗
- 高温天气是超过多少度? 超过多少度算高温天气
- 车损险超过几年不建议购买了
- wish标签设置最多不能超过多少?有何技巧?
- 该怎样做读书笔记 你是怎么做读书笔记的
- 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警句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