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 , 我从可靠的消息渠道得知 , 我国也正在研制像哈勃太空望远镜一样的空间望远镜 , 一切进展顺利 , 用不了几年 , 中国也会拥有强大的太空望远镜了 。
吴京平:在地面建造大望远镜并不仅仅是光学技术问题 , 还受到观测地址的限制 。 现在我们终于在青海找到了东半球最好的一个大型光学望远镜台址 , 也就是说我们的大型光学望远镜可以大干快上了 。
点击听详解↑来源《给孩子的科技周刊》
对了 , 汪老师 , 我看你选的题材好像都比较接地气 , 你在选题的时候到底是怎么考虑的呢?有没有侧重点呢?
汪诘:我的侧重点就是和你形成一些互补 。 你讲太空比较多 , 那我就尽量找 与我们生活有关的科技新闻 。
比如说我看到中国首次人工合成淀粉的新闻 , 我感觉这个就很好 , 既是中国的科技进展又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 。 这种新闻就很符合我的选题原则 。
点击听详解↑来源《给孩子的科技周刊》
再比如 , 我看到一些与人类睡眠有关的研究 , 我也很有兴趣介绍给同学们 。 当然 , 基础科学领域的进展也很符合我的选择范围 。
吴京平:大家要知道 , 科技科技 , 实际上包含了 科学和技术两个维度 。科学是一种认知 , 而技术则是一种应用 。 人类的技术进步 , 离不开科学家们对那些基础科学的研究 。
汪诘:是的 , 所以我也会跟大家介绍诸如破解蛋白质结构 , 找到控制核聚变的方法等基础科学领域的最新消息 。 在新的一年 , 我们还是基本保持现在这样的节目形式 , 然后根据大家的反馈不断优化 。
当然 , 在选题方面 , 我们也希望大家都能尽量给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 贴近大家的关注点 。 在未来的日子里 , 我们也会持续优化 , 提升我们的节目质量 。
吴京平:明年科学界还有很多大事儿发生 。 天宫空间站要完成在轨组装 , 要发射两个大型舱段 。 航天发射都是提前计划好 , 按部就班的执行就OK了 。
文章图片
天宫空间站航天员首次在轨轮换组合体形态
汪诘:现在国家在量子信息方面的投入也很大 , 今年我们取得了好几项突破 。 比如前一阵子很热闹的九章2号和祖冲之2号量子计算机 。 这种竞争都是白热化的 , 估计明年我国在重大基础科学领域还会有很多新的突破 , 我们也非常期待中国对世界科学的贡献 。
吴京平:医学方面的重点应该还是围绕新冠肺炎的治疗 , 有关疫苗和特效药的研发也一直是重中之重 。 不出意外的话 , 明年应该还会有一些抗疫方面的大突破 。 到时候我们再给大家解读 。
汪诘:那说了这么多 , 其实重点是想大家推荐我们2022年度的科技新闻 。 今年承蒙大家厚爱 , 得到了非常多的好评 。 我们也一定会把你们对我们的赞许和鼓励当做是鞭策我们的动力 , 给你们继续做好科技新闻的解读服务 。
吴京平:没错 , 想听到靠谱的科技新闻解读 , 就选择我和汪老师的这档科技新闻专栏吧 。
汪诘:好啦 , 今天说的这些 , 既是对我们过去的一个总结 , 也是我们2022年度科技新闻的发刊词 。 期待来年与你继续在博雅小学堂相会 。
??????
给孩子的科技周刊2022
知名职业科普作家
汪诘×吴京平开讲
文章图片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