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B站高能链作为区块链平台已知的技术信息如上 , 从B站的回应中也可以预见大家较为熟悉的NFT将会是核心的落地场景 。
元宇宙核心资源:时间
其实大型科技平台布局区块链并非新鲜事 。 自2015年起 , 包括阿里旗下的蚂蚁链、腾讯旗下的至信链 , 京东的智臻链等等都已经陆续推出了自己的应用场景 。 但目前这么多玩家中 , B站可能是最值得注意的之一 。
首先 , B站是从元宇宙角度布局了区块链业务“高能链” , 不管是迎合资本需求还是媒体热点 , 在目前硬件技术还无法大规模实现”拟真“的元宇宙场景时 , 区块链中已经落地的部分生态场景如NFT(非同质化代币)、DeFi(去中心化金融)、DAO(去中心化自治组织)可能是目前最接近元宇宙底层概念的场景 。
而B站的部分特性决定了它是中国最适合做元宇宙的科技平台之一 。 而这一点 , B站董事长兼CEO陈睿有清楚的认知 。
在不久前B站发布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后的电话会上 , 陈睿强调了一个观点 , “我认为在元宇宙这个概念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 , 那就是它需要有一个自循环的内容生态 。 我觉得元宇宙这个概念 , 它讲的这个产品不是一家公司就能做完的 , 因为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有这样的内容产能 , 它能够产生出一个世界出来 。 所以 , 在这个产品体系里面 , 必须得有一大群人深入创造内容 , 并且自身能够通过他在这个体系里创造的内容获利 。 ”陈睿称 。
而符合陈睿所称的自循环内容生态平台标准的国内超大型科技平台只有B站、抖音、微信寥寥数个 。
首先从B站用户规模和构成来看 , 根据最新季度B站财报 , 2021年第三季度 , B站月活用户达2.67亿 , 日活用户达到了7200万 。 而如此庞大规模的用户的主力成员都来自”Z世代“ , B站董事长兼CEO陈睿曾表示 , B站用户平均年龄在21岁左右 , 新增用户的平均年龄在20岁左右 , 代表00后大批涌入 。
那么如此大规模的年轻人群是否意味着巨大潜力的“消费能力”?或许更重要的不是消费潜力 , 而是驻留时间 , 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注意力经济” 。 不管是什么样的元宇宙形态 , 作为新的虚拟空间 , 它与现实世界最通用的地方就是时间 , 即每个人每天只有24小时 , 在元宇宙生活的时间越长 , 意味着现实生活的时间越短 , 时间是固定的不可再生资源 。 这一点 , 元宇宙和现实世界存在资源冲突问题 。
而“Z世代”可能是目前所有世代中 , 线上生活时间最长的一代人 。 根据B站最新公开的数据 , 目前B站用户的日均在线时间达到了88分钟 , 创历史新高 。 显然 , 只有用户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 , 元宇宙概念才得以成立 。
完美的NFT应用场景
其次 , B站的内容创作体系是NFT最好的落地场景之一 。
根据易凯资本的《元宇宙报告》, NFT是区块链在元宇宙世界中的主要应用之一 , 可以有效支撑元宇宙的经济系统 。 最新数据显示 , 当前NFT市场规模已经超过400亿等值美元 , 仅OpenSea上就有60万用户 。 易凯资本认为NFT市场规模不可限量 , 现实世界的泛数字化已初步显形 。
而目前 , 腾讯和阿里是国内最大NFT发行平台之一 , 今年来 , 阿里旗下支付宝推出了小程序蚂蚁链粉丝粒 , 腾讯上线了NFT交易平台幻核 。 但阿里主营业务是电商 , 腾讯核心业务是社交+游戏 。 而NFT的三个核心要素分别是是创作者及文化IP、技术支持及平台发行方、社区传播和收藏家 。
但从实际发展来看 , 阿里与腾讯目前都是从中间的技术支持方做起 , 依托其社区及用户提供藏家和展示平台 。 但最核心的创作者和IP都是与外部合作而来 , 蚂蚁链第一期NFT与敦煌研究院合作而来 , 腾讯第一期是与《十三邀》合作 。 近期对外公开介绍NFT发展时 , 蚂蚁链明显加快了签约创作者并收购IP的步伐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