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B站的最主要应用场景是视频内容平台 , 而短视频天然就可以制作成NFT , 这是腾讯、阿里旗下NFT发行平台所不具有的特点 。
NFT需要的核心元素中 , B站本身拥有大量创作者和喜爱文创的用户 , 又拥有大量二次元文化独有的IP形象 , 例如B站本身的虚拟形象人物“22”与“33” 。 而B站社区本身就是国内活跃度最高的二次元社区 。 NFT三大核心要素中 , B站只缺少区块链技术支持 。
2021年三季度 , B站的PUGV(Professional User Generated Video , 即专业用户创作视频)播放量占平台总播放量的93% 。 月均活跃UP主数量达270万 , 同月均视频投稿量突破1000万 。 而这些用户的每一次视频投稿理论上都可以做成NFT , 而NFT本身也可以为创作者带来额外的经济收益 , 玩家们也能解锁新的消费场景和参与社交传播 , 这与陈睿强调的激励创作者生产不谋而合 。
抛开加密艺术 , 国内天然拥有如此大规模NFT视频制作资源和创作者平台的产品只有抖音、快手和B站 。
元宇宙的治理:硬币经济
最后 , 从社区经济的角度来看 , B站也拥有元宇宙的雏形之一 。 由于我国对于虚拟货币挖矿和交易的禁止 , 大部分国内区块链屏蔽了区块链技术中关于“Token”的经济体系 。 但B站此次高能链内测明确提及了“数字资产”和“个人资产库”的字样 。
提起这部分 , 很多人会注意到以比特币为首的加密货币的炒作热点 , 但其实在区块链系统中 , “Token”也就是“代币” , 不光是一个经济系统 , 还是一个治理系统 。 在一个线上世界 , 每个人的身份数字化后 , 如何从技术角度保证每一个人都有表达个人意见的权力呢?“Token”就是一种意见表达工具 , 每一枚代币都意味着一次投票的权利 。 用户可以凭此表达自己的喜好 , 自己的意见 , 并参与元宇宙本身的建设之中 。
这么说有些抽象 , 而B站目前的“Token”体系就是好的例子之一 。 目前 , B站上的虚拟货币有两种 , 一种名为硬币 , B站上的视频UP主总会提醒观看视频的人进行“一键三连” , 三连分别指点赞、投币、收藏 , 而其中的投币就映射了B站的硬币体系 。 另一种名为”b币“ , 和腾讯的Q币类似 , 是一种只能单向充值的虚拟货币 , 汇率是1RMB=1b币 。
“硬币”是目前B站最重要的虚拟物品之一 , 可用于对优秀的视频作品进行投币支持 , 这是对UP主的一种肯定 。 而UP主获得的硬币越多 , 则可以获得B站的内容创作者激励 , 这是直接的经济收益 , 并且得到流量扶持 , 这部分属于创作激励 。 所以硬币成了B站创造者最渴求的物品之一 , 而获得它的方式就是制造更好的内容吸引观看者投币 。
而“硬币”的生产方式则由观看者参与B站内部的生态 , 如每天登录 , 购买B站会员 , 参与社区活动等等 , 而B币则只能直接购买 , 可用于购买需要付费的番剧和打赏喜欢的UP主 。
不难看出 , B站的“Token”体系已经有了元宇宙的雏形 , 即在满足一定经济需求的基础上 , 同时发挥作为治理工具的作用 , 用户用它来表达自己的喜好 , 创作者由此制作出更好的作品 。 而区块链技术可以让这个部分完全由代码完成 , 如B站的“高能链”技术上完全可以让B站硬币的社区治理功能最大化 。
当然 , 当下元宇宙概念包含的概念太过于广泛 , 用什么样的方式接近这个概念每一个平台都有不同理念 , Facebook折戟加密货币后选择改名“Meta” , 微软选择“企业版元宇宙” , 迪士尼则更加强调打造自己的线下+线上的超级乐园 , B站则选择了从区快链入手 。 伴随着资本过热的炒作 , 它到底是人类的未来 , 还是终将被刺破的“泡沫” , 目前无人知晓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