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工力量:钍基熔盐堆试运行,内陆建核电站在望?

【文/科工力量专栏作者 铁流】
前言
不久前 , 甘肃武威钍基熔盐堆进行了试运行 。 钍基熔盐堆成功摆脱了之前铀和钚元素为燃料的核能发电模式 , 改用以放射性极低的钍元素为核燃料 , 在核能发电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 。 相对于项目奠基时“道士做法保平安”的闹剧 , 之后的建设和装机 , 以及本次顺利试运行均体现出我国在核电领域深厚的技术实力 。 一旦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技术成熟投入使用 , 对于我国核电产业的进步和能源安全都有积极作用 。
科工力量:钍基熔盐堆试运行,内陆建核电站在望?
文章图片

钍基熔盐堆优点多 , 中国钍储量丰富
第四代核能系统国际论坛(GIF)共推荐了6种先进核能系统:钠冷快堆(SFR)、超高温气冷堆(VHTR)、超临界水堆(SCWR)、气冷快堆(GFR)、铅冷快堆(LFR)和熔盐堆(MSR) , 作为四代核电的候选堆型 。
钍基熔盐堆是6种第四代反应堆之一 , 在固有安全性、经济性、核资源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优势 。 熔盐堆的起源源于军事需要 , 半个多世纪前 , 美国空军启动Aircraft Nuclear Propulsion , 为轰炸机寻求航空核动力 , 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承担了Aircraft Nuclear Propulsion中核能引擎反应堆的研发任务 , 于1954年建成第1个用于军用空间核动力研究的2.5MW熔盐堆 。
在上世纪60年代 , 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成功运行了8MW熔盐实验堆3000小时 , 证明了熔盐堆的可行性 。 不过 , 由于战略导弹的异军突起 , 使核动力轰炸机变为鸡肋 , 熔盐堆也随之转向民用 。 然而 , 冷战时期美国政府更加青睐适合生产武器用钚、具有军民两用前景的钠冷快堆 , 放弃了更适合钍铀燃料循环、侧重于民用的熔盐堆 。
在上世纪70年代 , 苏联也开始研究熔盐堆 。 不过 , 受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与苏联解体的影响 , 相关研究近乎停滞 。
在70年代 , 清华大学也曾经研究过熔盐堆 , 但受资金限制 , 主要侧重于前期技术预研 , 并未建设实验堆 。 1971年 , 上海“728工程”建成了零功率冷态熔盐堆并达到临界 , 可限于当时的科技、工业和经济水平 , 后转为建设轻水反应堆 。
虽然中美苏都曾经放弃熔盐堆 , 但这并非熔盐堆本身存在致命技术缺陷 , 更多的只是时运不济 , 熔盐堆技术是非常先进的 , 潜力也是非常巨大的 。
首先 , 熔盐堆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液体熔盐堆采用高温熔盐作核燃料 , 燃料已经融在了液体中 , 它们的工作压力比常规核反应堆更低 , 降低了爆炸性熔毁的风险 。 同时 , 熔盐兼作载热剂 , 不需专门制作燃料组件 , 因而杜绝了堆芯融化事故发生的可能 。 加上熔盐的低蒸气压减少了破口事故的发生 , 即便发生破口事故 , 熔盐在环境温度下也会迅速凝固 , 能够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展 。
其次 , 熔盐堆可有效利用核资源和防止核扩散 。 由于钍基熔盐堆所使用的钍很难用于核武器制造 , 因而推广钍基熔盐堆能大幅降低核扩散的风险 。 因此 , 一些科学家支持将钍作为燃料 , 因为与铀相比 , 钍的废料被武器化的可能性更小 。
再次 , 钍基熔盐堆的热功率密度和发电效率高 。 钍基熔盐堆的堆芯结构较为简单 , 因而可以设计成具有较高功率输出的小型反应堆 。 钍基熔盐堆发电效率高达45%—50% , 麻省理工学院的核工程师CharlesForsberg说 , 与常规核电站中的轻水反应堆相比 , 熔盐反应堆的运行温度要高得多 , 意味着它们的发电效率更高 。
最后 , 钍的储量非常丰富 。 地球地层中钍的储量较高 , 如萤石矿中就含有钍 , 储量远高于铀和钚等元素 。 钍矿来源丰富 , 世界各国已探明储量达几百万吨 , 我国20多个省和地区都已发现具有相当数量的钍资源 , 探明储量位居世界前三 , 2005年中国科学院的资料显示 , 仅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区钍储量约为22万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