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激辩“元宇宙”:是概念还是技术?应拥抱还是远离?( 三 )


英伟达中国区Omniverse负责人何展说 , 元宇宙是一个概念 , 而非一项技术 。 由于近年来许多数字技术的出现、落地和爆发 , 元宇宙这一概念被广泛讨论 。 确切来讲 , 元宇宙是包括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物理仿真模拟、高性能计算等许多技术的融合 , 进而形成虚实交融的新业态 。 元宇宙之“元” , 代表客观存在的世界与人的主观意识、意愿和谐共处 , 需要服务于真实世界 。 比如开发点餐机器人 , 帮助人们针对喜好推荐合适的食物 , 过去几十年 , 大多数人已经率先体验了虚拟世界带来的红利 。 但有趣的是 , 如果能够区分现实世界和元宇宙之间的不同 , 人们往往会选择从锻炼自身做起优化自己的现实生活 , 实现虚实之间的平衡 。
“我们在元宇宙中的身份 , 不仅只是代表一个人的虚拟身份 , 而是一个集合 。 ”Bilibili up主籽岷认为 , 当前 , 许多人可能不清楚正在使用的就是元宇宙 , 或者根本不了解这一概念 。 他认为 , 对元宇宙概念的理解 , 主要是基于虚拟与现实技术的讨论 。 从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关系来看 , 虚拟世界目前是一个雏形 , 而现实世界是已成型的 , 开发虚拟世界旨在用其帮助现实世界 。 例如 , 在虚拟世界中进行模拟培训和学习(如消防演习) , 是对现实世界发展进步的促进 , 并且希望多方可以合作 , 使用元宇宙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 实现他们的理想 。 特别是B站上的青少年群体 , 对他们的人生发展 , 职业规划起积极意义 。 还有那些贫困地区的人口 , 也应该降低门槛 , 积极把他们纳入到元宇宙中来 。 因此 , 未来元宇宙和现实世界将会是互相依存和促进的关系 。
人工智能和区块链艺术家宋婷认为 , 元宇宙不是物理宇宙的替代品 , 数字艺术也不是物理艺术的替代品 , 基于数字孪生的新文化在元宇宙中大有可为 。 她希望产业界能够继续开发可编程的、具有拓展性的艺术空间 , 从而使元宇宙能够赋能人的创造力 , 而不是减少创造力 。 元宇宙使得艺术家可以与全世界的同行们交流 , 不受地理的限制 。 而由于区块链技术让每一笔交易都可见 , 所以信用在元宇宙非常重要 。
【专家学者激辩“元宇宙”:是概念还是技术?应拥抱还是远离?】2021人工智能合作与治理国际论坛由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承办 , 国际支持机构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 “元宇宙未来治理前瞻”是三场主论坛之一 。 参加该论坛专家学者表示 , 赛博空间已经与现实世界的既有秩序、组织和结构形成了张力、也对现实世界的治理提供了全新维度的挑战 。 这些张力和挑战已经引起了人性挑战、社会撕裂、政治动荡、金融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 并仍在酝酿新的隐患 。 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目前分散但有联系的各个虚拟空间对现实世界的冲击 。 虚拟空间中缺乏制度共识和构建、虚拟空间和现实世界制度的冲突 , 已经成为下一代互联网迫切需要解决的议题 。 (完)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