饵料的入水雾化状态,可以通过这些方法来调整,想怎么钓鱼都随你便!

在使用商品饵时,有一个评价的标准之一,就是饵料入睡后,雾化的速度,和雾化的区域大小,因为这种标准的模糊性,在使用时,过多的强调了雾化,殊不知,雾化这个特性,是完全跟着实际需求来走的,鱼口快慢、鱼情具体情况,都需要做不同的调整。

饵料的入水雾化状态,可以通过这些方法来调整,想怎么钓鱼都随你便!

文章插图

饵料的入水雾化状态,可以通过这些方法来调整,想怎么钓鱼都随你便!】不同品牌的饵料,组合在一起时,搭配后的味型变化,相对于醒饵后,入水后的状态,是更为复杂的,当不同的鱼情、鱼口,雾化状态是否和当时的鱼情匹配,也尤为重要,举个例子,在底钓时,饵料从沉底后,才开始雾化,这样符合底层鱼的习性,雾化区域太大,雾化速度太快,一则易招惹小鱼,二则容易把固定鱼层弄乱,是不利于的底钓的。

饵料的入水雾化状态,可以通过这些方法来调整,想怎么钓鱼都随你便!

文章插图
同理,在诱钓中上层鱼群时,雾化太慢,沉底才开始雾化,连鱼层都对应不上,鱼群也不可能找的到饵料,那所谓的诱钓就是笑话了;还有,当鱼口快而猛的时候,雾化应当快一些,更方便鱼来觅食、吸食,如果鱼口慢而轻切滑,那就要雾化慢不说,雾化区域要小,这样才能主抓实口,避免轻滑的杂口和假口。

饵料的入水雾化状态,可以通过这些方法来调整,想怎么钓鱼都随你便!

文章插图

那么在正钓时,大多遵循的规律,是前期雾化快。区域大,发窝了要根据鱼口再调整,鱼口和鱼层得到明确了,再依照上面的规律,继续调整,那么在实战时,分别有哪些手段来控制呢?
【一】发窝后鱼口快、多,但是提竿空竿较多时,需要加大比重减缓雾化当窝子发窝之后,出现了连续的鱼口,但多次空竿后,连续鱼口还是如此,从饵料角度来分析,饵料雾化好,没有沉底,在离底之前就雾化完了,在落底的行程中,饵料就被抢食一空,呈现的漂相多为杂口多且轻,不管是顿口还是黑漂,都不干脆,这个时候,调整饵料比重,同时减缓雾化。
这个时候有三个思路来操作,第一个,减少状态粉的比例,至少减少一半的体积比,这样来加速沉底的速度,同时轻麸或者雪花粉的减少,减缓雾化的速度,能让够钩饵不至于沉底前被抢食一空。

饵料的入水雾化状态,可以通过这些方法来调整,想怎么钓鱼都随你便!

文章插图

第二个思路就是在原有配方比例的基础上,增加体积比5%的拉丝粉,这样来增加饵料的粘性,当然,5%是一个测试临界值,正常情况下,按这个比例来添加拉丝粉,都会让饵团变的更黏软一些,所以沉底速度不变,但是雾化会慢许多。
第三个思路,增加饵水比,增加揉搓次数,比如原来的饵水比是1:0.5,那就改为1:0.6,原来揉搓了20次,那么增加饵水比之后,增加为揉搓30次,这样开出的饵料黏性大,减缓了雾化速度,增强了饵料的粘性。

饵料的入水雾化状态,可以通过这些方法来调整,想怎么钓鱼都随你便!

文章插图

这三个思路都能达到控制饵料减缓雾化,加速沉底的效果,不存在哪个思路更好一些,可以根据实战时实际情况,来做具体调整。
【二】连杆不停后,补窝的情况下,鱼口突然变慢、减缓了
这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发窝之后,找准鱼口和鱼层,做了微调之后,开始连杆,在注意补窝续窝之后,鱼口仍然变缓,严重的会突然闭停;这种情况,从饵料的角度来判断,是雾化的速度和状态,不匹配适时的鱼口和鱼层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