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李白的身世,谈谈你对我本楚狂人一句的理解 李白的我本楚狂人全诗


我本楚狂人(李白的我本楚狂人全诗)
唐朝是我国古代数千年历史,数十个王朝的顶峰,从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到907年唐朝覆灭历经了21位皇帝和接近三百年的历史,无论从文化、经济、艺术等等那个方面来看唐朝都是毫无争议的顶峰,而且在当时,唐朝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名声远传整个欧亚大陆 。
唐朝还有一大特点,那就是开放性高、艺术呈现出多元化,无论是诗还是书、画、乐等等各个面都涌现出大量的名家,比如“千金散尽还复来”恃才傲物的诗仙李白,还有被称为“颜筋柳骨”的楷书四大家之一的颜真卿,再有字号“道子”的画圣吴道子等等诸多的一代名家 。

结合李白的身世,谈谈你对我本楚狂人一句的理解 李白的我本楚狂人全诗

文章插图
若说在诸多的名家中选择一个名家来代表着唐朝的文化的话,我相信很多人会选择李白,因为一旦提及唐朝,很多人都是第一时间想到诗仙李白,想到李白那桀骜,狂放的诗词,就好比他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等等诗中将李白恃才傲物、放浪不羁描述得淋漓尽致 。
不过尽管在现在李白是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的一位诗人,但是篱笆在唐朝时期却不是这样,因为在唐朝时候,儒家思想是占据主导地位的,虽然李白当时也是接收的儒家的思想,但是李白在一次出游之时,却被一位自称是名门正派的儒生指指点点,后面的结果现在大致上也能够猜到,一生狂傲的李白哪能咽得下这口气,于是直接写诗回怼,后被无数人传颂,今天就来看看这首诗 。
一、鲁儒之典故
长安元年(701年),诗仙李白诞生,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 。纵观李白的一生,与山东有过一次不解之缘,这便是在开元末年的时候,李白移居山东时候发生的事情,李白移居在山东的时候居住的地方距离孔子的故乡十分 的近,所以那附近一代的儒家风气是很重的 。
正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作为孔子的故乡的地方儒生多了,很多奇奇怪怪的儒风就开始盛行了起来,也就是“腐儒”就开始盛行了起来,这些“腐儒”后来也被称为了“鲁儒”,这就跟汉高祖刘邦时候的一个典故有着很大的关系了,大致的起因就是在汉朝刚刚建国之后不久 。
一个名家叔孙通的儒生奉命前去山东,也就是鲁地招揽一些儒生回朝廷共议朝廷个礼仪,而到了山东之后发现,这些鲁儒却直接对叔孙通说:“现在国家刚刚的建立,那些死去的人都还没安息,朝廷就要搞起这些所以的礼仪,这十分的不符合做法,不要来毁坏我们的名节 。”
对于这些鲁儒的这番操作,叔孙通只能十分无奈地笑着说道:“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 。”最终叔孙通还是为朝廷招揽到了数十位的儒生,为当时的汉朝制定出了完整的礼仪,也让刘邦过足了这其中的瘾,于是到后来,慢慢的人们就将儒生分为了齐儒和鲁儒两种,预示着两种不同的风格,而鲁儒就是刻板,喜好寻章摘句,齐儒就恰好相反 。
二、鲁儒自诩名门正派指点李白
正是因为鲁儒的这番刻板,所以才会对李白指指点点,那时候李白已经在唐朝是小有名气了,这是因为自身已经小有名气,加上李白向来都是行为放荡不羁,豪放无比 。而那些鲁儒自然就看不起李白,以为自己是名门正派,接受的是最正宗的儒学教育 。
所以就开始对李白的行为举止开始评头论足,指指点点,十分的看不起李白 。而作为诗仙的李白哪里受过这样的气,心里自然对这些鲁儒不满,一气之下,挥笔写下一首《嘲鲁儒》来回怼这些所谓的名门正派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