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是 , 大家因为早期这些开发者 , 因为AppStore的整个商业模型比较成熟 , 所以大家都上AppStore 。 但是大家不知道怎么移植到安卓上 , 也没有这个技术 , 相当于说 , 我们算是国内第一家 , 很好地完成了iOS游戏跟安卓游戏跨平台 。 不止如此 , 安卓当时有无数个机型 , 至少十几二十款 , 每款我们都把它适配调通好了 。 当时的生态就很早期 , 开一个开发者大会 , 估计全中国能来两三百人不错了 , 现在基本上我们正常是随便一个城市随便办会的规模 。
罗超:
我这里补充一下 , 其实大家看过去10年游戏行业的发展 , 其实是经历了从主机到PC到移动游戏的整个延伸路径 。 然后大家第一能想到的 , 其实也都是那些耀眼的冲在最前面的游戏开发者 , 因为他们做出了好的作品被记住 。 类比一下美国的西进运动 , 这些开发者就像淘金者 , 他们是需要工具赋能的 。 做游戏引擎的就是赋能者 , 为这些勇敢的淘金者去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工具 。
如果你没有一些情怀 , 加上足够的技术积累 , 你是做不了这件事的 。 这件事情 , 一是需要技术积累 。 因为它其实很复杂 , 是一个类似于操作系统的偏底层的事情 。 它需要你把各种情形想得很好 , 要把你的微服务架构搭得非常的分布式和可装配 , 可以更好被使用 , 所以对你的技术要求很高 。
与此同时 , 你也需要有很大的情怀 , 要耐得住寂寞 。 很多公司其实也有一些做引擎的能力 , 但做着做着 , 就去研发游戏了 。 为什么?因为游戏赚钱(当然游戏不一定都成功 , 有很多失败的概率) 。 但是王哲团队可以耐着寂寞 , 不去干那个事 , 还是踏踏实实把工具做好 , 去赋能中国百万级别的开发者 , 这个在我看来是非常有情怀的一件事情 。
所以我觉得真的要把一个引擎做好 , 一是需要技术 , 二是需要情怀 。 我觉得王哲这个团队 , 其实包括他幼年时候的经历 , 在我看来都是能够去证明为什么他能够坚持做这样一件事情的原因 , 很多短期的机会主义团队是做不到的 。
Lily:
我在做这一期访谈之前 , 在网上查了很多跟王哲有关的资料 。 他在对外的采访中 , 其实多次提过“生态是Cocos引擎的护城河 , 我们不去做生态玩家要做的事 , 我们就是要做好服务” , 那么我想问一下 , 您怎么理解生态对于Cocos的意义?为什么不是一般技术公司强调的技术技术或者资本是壁垒是护城河?
王哲:
这个是蛮大的话题 , 我们其实也是在做了蛮多思考和权衡之后定的基调 。 先说结果 , 我们把生态做了几层划分 。
第一层生态 , 就是用Cocos的人能赚到钱 , 这就是我们的开发者 。 一般来讲 , 大家觉得我做一个平台 , 别人跟我一起在上面赚钱、分钱 , 这个就叫生态 , 而 Cocos的生态就是这样的 。
第二层生态 , 就是他服务于第一层生态的人 , 还能赚到钱 。 比如说他做引擎插件 , 做技术咨询服务 , 还有外面那种 freelancer 技术咨询 , 去帮人家解决Cocos引进里面的问题的 。 还有写书的 , 给Cocos做线上课程的 , 在腾讯课堂上 。 有很多Cocos的猎头 , 专挖各种Cocos人 , 在各个公司之间倒卖 。 还有大型的培训机构 , 专门培训Cocos技能 , 然后再输送到各个Cocos企业里面 。 这些人他也能赚钱 。
接下来在第三层教第二层的人 , 他还能赚到钱 , 比如教人家怎么写Cocos引擎的插件 。 这个事情 , 他也能写书也能赚钱 , 所以其实就是一层一层越后面会越脆弱 。 但就是你要护住这一层 , 这样的话 , 其实外面整个生态它就是这一圈 , 里面自己完全就可以滚动起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