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房看风水有什么讲究 修房子的故事


新城记忆:修房子的故事(一)
(高家)康君
【修房看风水有什么讲究 修房子的故事】我说的修房子是指过去筑土墙、房顶盖草那种,先说说盖房用的草 。


土墙草房,存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家乡的早期建筑史上应该是标配,甚至在场镇上也有草房的身影,瓦房除非大户人家和场镇才有 。


修房最经济的方式无非是就地取材,家乡出产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盖房首选麦草,其次谷(稻)草,而茅草视区域而定,它适合在山上生长,越是大山,长得越好,像我们周边的牛角寨、夫子崖大山上到一直往下的徐家沟,以及它右侧的酸枣湾等地(我猜测那片山脉到二峨山都适合茅草生长),都是成片的山上成片的茅草坡,而且长得非常茂盛,很难想象看起来似乎贫瘠的暗红色沙土的山坡能长出这般茅草;像我家后面的大坡山、太阳山等浅山上,茅草就是东一片西一片,稀稀疏疏的,长得也不茂盛 。茅草是最耐湿的一种植物了,所以茅草房算是最“高级”的草房,很多不靠大山,不产茅草的地方,更多的是用麦草或者谷草盖房,而谷草是等而下之的选择 。


修房看风水有什么讲究 修房子的故事

文章插图



有种说法,茅草房冬暖夏凉,一、二十年后长的青苔能够覆盖房子,起到保护层的作用,住起来巴适得很 。这话听起来不错,其实就是经济条件限制,如今的砖瓦房住起来干净整洁,优点比土墙草房不知好多少倍呢 。从我的视觉来看,草房——无论是茅草房还是麦草房住起来都不舒服 。为什么呢?新房倒还可以,几年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漏雨越来越厉害,每年夏天的雨季,补房子实在是苦不堪言的事,个中滋味,只有住过的草房的人才能体会 。


我们家最初就是这种茅草房,我家的建房时间有两次,一是在1980年代,一是在2000年代,都是母亲和姐姐操持修起来的 。


1980年代,最初没有准备那么多的茅草,只有正房的住房两间的后面才用的茅草,后来才逐年将所有的屋顶换成了茅草房 。准备茅草实在是很辛苦的活,大部分是母亲和姐姐去大山上割,一背篼一背篼背回来的,少部分是购买的 。


割茅草的时间是在冬天,农历十月份的立冬前后,这时候小春作物已经播种完了,到了农闲了,对面夫子崖的茅草也开始变黄干枯了 。母亲和姐姐(她读书只能在假期才有空)有时候带上两块玉米饼,一大早就出门了,一天可以割回来三趟茅草 。因为山上茅草多,一般来说,茅草坡的主人不会太计较,因为茅草也要每年割,才会越长越好,但是割茅草的人特别多,不会依次割干净,只拣长势好的来割,有的还不是为了只割茅草,连坡上的小柏树也砍,加上茅草偶尔也能换钱,久而久之,主人也会反感,就会吆喝制止,只是我们本来也靠近大山,大家互相认识,才不至于没得草割……


修房置屋无疑是件大事,每户人家都会遇到,而且非常辛苦,非一家之力可以轻松完成 。那个年代,一家人修房,周边很多人都会去帮忙,或是帮忙做饭,或是提供粮食蔬菜,或是梳草、挖土、挑土……等等力所能及的帮助,还有就是提供建筑材料,修房,建筑材料是大头,需要提前准备,除了房草,还有竹子、木料、石料等等 。竹子是家家户户都栽种了的,只是需求量很大,自家的往往不够,这时候左邻右舍就能帮上忙了,东家砍几捆,西家砍几根,大家帮衬着就够用了 。


木料就不那么容易了,毕竟每家分得的林盘不大,能够作为建材的树木长势缓慢,我家修房的时候,房后的那两根少说也有几十年树龄的酸枣树和山枇杷树,就被砍到,作了敞房的梁和檐檩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