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有此理的修辞手法(摩肩接踵的修辞手法)
文章中运用修辞方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 , 使语言表达鲜明、生动 。
我们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等 。

文章插图
但是大部分的小朋友区分不了 , 因此 , 我认为很有必要详细讲解一下:
一、比 喻
1、定义
比喻就是“打比方” , 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 , 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
2、三个要素
(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
(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
(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
3、常见比喻词
像、好像、若、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是、变成等 。
4、典型例句
(1)露似珍珠月似弓 。
(2)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 。
(3)云彩像洁白的羽毛 , 轻轻地飘浮在空中 。
(4)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 , 宛如颗颗宝石缀在湖面之上 。
(5)小河清澈见底 , 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 , 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
二、拟 人
1、定义
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 , 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
2、表达效果
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 , 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 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 , 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
3、典型例句
(1)波浪一边歌唱 , 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
(2)录音机接受了女主人的指令 , “叭”地一声 , 不唱了 。
(3)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 , 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儿低唱 ,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
三、排 比
1、定义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 , 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
2、表达效果
(1)用排比来说理 , 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
(2)用排比来抒情 , 节奏和谐 , 显得感情洋溢;
(3)用排比来叙事写景 , 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
总之 , 排比的行文有节奏感 , 琅琅上口 , 有极强的说服力 , 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 , 深化中心 。
3、典型例句
(1)一日之计在于晨 , 一年之计在于春 , 一生之计在于勤 。
(2)公园里的花五颜六色 , 有红的 , 有白的 , 有黄的 , 还有粉的 。
(3)他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 , 他的意志是这样坚韧和刚强 , 他的气质是这样的淳朴和谦逊 。
四、夸 张
1、定义
夸张是对事物的性质 , 特征等故意地、合情合理地夸大或缩小 。一定要注意:对某一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 , 但不是豪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 , 不同于说大话 , 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
2、三个要素
(1)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
(2)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
(3)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 , 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
- 浩气长舒的意思和造句子 浩气长舒的意思和造句
- 天造地设的释义 天造地设的解释及造句
- 风云际会造句有哪些句子
- 朝花夕拾捡的尽是枯萎造句 朝花夕拾捡的尽是枯萎
- 赴汤蹈火怎么解释和造句
- 寸步难行怎么写 用寸步难行造句大全
- 四面八方造句短句 四面八方造句
- 多么造句子简单 多么造句子
- 扑朔迷离的意思和造句 扑朔迷离的意思
- 什么慢慢地什么最终什么造句 慢慢地造句子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