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我们用到的就是来自美光的Crucial DDR5内存 , 单条容量32GB , 套装两根 , 内存频率为4800MHz , 不过时序方面仅有CL40 , 后续DDR5内存颗粒可能会在这时序方面有所优化 。
文章图片
进入新一代Crucial也随之做了点改变 , 印刷电路板换成黑色系处理 , 一改过去多年来惯用的绿色 , 增加了一些高级感 。 JEDEC标准型模块通常没有散热片 , 电源管理芯片(即 PMIC)与其相关被动组件、SPD芯片等集中在电路板中间偏上位置 。
文章图片
简单用AIDA64在未开启XMP下测试了一下内存性能 , 可以看到 , 其读取速率达到了71606MB/s , 写入速度为71581MB/s , 而目前DDD4 3600MHz的主流内存 , 读取速率通常为50000MB/s左右 , 提升幅度达到了40%左右 。 考虑到这次DDR5内存在时序CL上并不突出 , 取得这样的成绩也只能说是较为一般 。
不过 , 目前DDR5内存的价格还有点偏高 , 如果你想要之后随技术成熟、时序低、更高频的内存 , 可以先选择一般的DDR5-4800普条就好 。
此外 , 由于手上电源仅有850W的问题 , 再加上RTX 3070 , 使得面对电脑系统面对酷睿i9-12900K的供电压力较大 , 我们选择在1080P、2K分辨率下主测酷睿i5-12600K在1080P、2K分辨率下的性能表现 , 也附上I9-12900K的测试数据作为对比 。
最终确定PC平台主要规格如下:
处理器:酷睿i5-12600K;酷睿I9-12900K;新一代酷睿表现如何? 在性能上 , 英特尔称新一代酷睿较上一代整体快了19% 。 而在多线程应用上 , 英特尔更是宣称顶端的i9-12900K在比上代的11900K快50%的同时 , 还更加省电 。 英特尔还宣称 , 已与微软合作 , 在Windows 11系统下 , 可以更好发挥混合架构处理器的优势 。
主板:华硕 ProArt Z690-CREATOR WIFI;
内存:Crucial 32GB x 2 DDR5 4800;
硬盘:Crucial P5 Plus 1TB SSD(PCIe Gen 4);
显卡:Nvidia Geforce RTX 3070;
操作系统:Windows 11专业版 。
对于本次体验的酷睿i5-12600K , 采用新架构“大小核”设计 , 即将代表性能的P核心(Performance Core , P-Core)和代表高效率的E核心(Efficient Core , E-Core)结合在同一颗芯片上 , 可依据电脑性能和功耗需要切换工作 。 酷睿i5-12600K的10个核心中 , 有6个是P-core , 另外4个是E-core , 合起来总共是16线程 。 单纯就并行线程数的角度来看 , 倒是和11代酷睿的i9-11900K一样 。 实际上 , 被作为是“小核”的E-Core仍然保持足够的性能 , 英特尔此前将E-Core的性能和效率与Skylake比较 , 表明其对E-Core的性能很自信 。
首先是CPU-Z的主板信息:
文章图片
然后是i9-12900K处理器信息:
文章图片
再用CPU-Z对处理器进行测试 , 在未开启XMP的情况下 ,
文章图片
对比在开启了XMP 2.0的情况下:
文章图片
实际上 , 在CPU-Z等一系列软件测试下来 , 令人惊讶的情况是 , 在开启XMP 2.0的情况下 , i9-12900K在R20、V-Ray、CPU-Z测试的得分均比未开启XMP的情况下要低 , 仅在Corone测试下显示性能更强 , 甚至在AIDA64的稳定测试下 , 开启了XMP 2.0也出现了测试失败的情况 , 似乎说明刚推出的DDR5内存存在一定问题 , 因此 , 在之后的测试中 , 我们均是在内存未开启XMP的情况下进行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