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妈妈20天只吃不动好不好


新妈妈产后20天不下床得肺栓塞
29岁的李女士家住汉口,前不久经剖宫产生下一个女儿 。出院回家后,母亲和婆婆一起照顾她坐月子 。两个老人每天都在她耳边唠叨“一定要好好坐月子,不能下床,不能洗澡,不能吹风,否则会落下一辈子的病根” 。怕剖宫产手术伤了元气,李女士便听从两位老人的劝说,每天躺在床上静养,连吃饭都是端到床上吃 。为了给她下奶补身体,母亲和婆婆每天都变着花样给她做饭炖汤,鲫鱼汤、排骨汤、猪蹄汤……每天都不重样 。在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下,李女士发现坐月子期间自己又胖了,左腿有些肿胀,但并没有太在意 。随后几天,李女士左腿胀痛越来越重,明显比右腿粗了一圈,并且出现发热疼痛等不适的症状,家人赶紧将她送到武汉市中心医院就诊 。
产后为什么要早点下床活动?

产后妈妈20天只吃不动好不好

文章插图
产后早下床活动原因
妊娠期间,孕妇体内雌激素水平逐渐升高,血浆纤维蛋白原及各种凝血因子及激肽释放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孕妇体内的纤维蛋白原的合成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增多,纤维蛋白原含量相对增高,导致孕妇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这种状态有利于防止分娩时过多出血,并为产后止血提供了物质基础 。孕妇这一高凝保护机制在产后依然存在,导致下肢血液流动缓慢,早点下床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加速血液流动,预防产后血栓的形成 。除了预防血栓形成外,产后早下地更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和锻炼膀胱功能,有效预防肠梗阻和尿潴留 。
血栓危害有多大?真的能要命吗?
有一些不想下床的“懒妈妈”可能会有疑惑:不就是血液流动的慢点而已,形成血栓又有什么关系?再说……血栓是个神马东西,真的能要人命吗……
由于产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如果不早期活动,高凝状态的血液会逐渐从液态变成半液-半固态最后形成固态(也就是“栓子形成”),俗语称“血块块”,和咱们平时吃的皮冻有点像 。当有明显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时,一般小腿会比较肿,血栓较严重的肢体则肿的更明显 。这时候您可能会觉得:“不就是个小血块嘛,把它揉开不就可以了?”您要是这样做那可就更危险了,“血块块”在那里不动还好,你要是把它“揉开”,它随着血液循环进入肺脏,把肺堵住了,形成肺栓塞,您就不能呼吸了,这就要命了!所以,生娃很可怕,生完娃之后不早下床更可怕!
(产后血液高凝——半液-半固——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小腿变粗)
(栓子脱落,游走至肺部形成肺栓塞)
看到这个大家应该是被吓到了吧,那么大家肯定会在产后下床活动了 。
产后几天可以下床走动
剖腹产一天后就可以试着下床
传统的坐月子习俗要求产妇不能吹风,不能下床,而剖宫产以后由于疼痛,产妇更是减少活动,在怀孕期间,一般人也都认为孕妇需要静养保胎,正是这些错误的观念让静脉血栓“有机可乘” 。
汪旭虹医师说,为了防止静脉血栓,女性在孕期和产后都应该多做一些下肢屈伸运动,简单的蹲、伸动作也能帮助防止静脉血栓 。
同时,步行也是一种很好的运动方式,此时小腿肌肉收缩,可以减少血液瘀滞 。一天可行走1-2小时,可分散在一天内完成,每次走路10-20分钟 。
【产后妈妈20天只吃不动好不好】建议顺产的产妇产后2小时就试着下地行走,剖腹产的产妇则可以在产后1天尝试下床走动 。
需要卧床静养的孕产妇,可让家人帮忙按摩挤压小腿肌肉,帮助血液回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