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是为了纪念什么,寒食是为了纪念谁

寒食是为了纪念谁寒食是为了纪念介子推 。
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在夏历冬至后的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 。是日初为节时 , 禁烟火,只吃冷食 。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 , 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 。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
寒食节起源,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 , 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 , 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 。重耳励精图治 , 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 。
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 , 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 。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 , 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

寒食是为了纪念什么,寒食是为了纪念谁

文章插图
寒食节相关诗句:
1、去年上已洛桥边 , 今年寒食庐山曲 。——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2、秦川寒食盛繁华,游子春来喜见花 。——崔颢《渭城少年行》
3、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4、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孟纭卿《寒食》
5、疾风甚雨过寒食,日青春吟大招 。——范成大《寒食客中有怀》
寒食是为了纪念什么,寒食是为了纪念谁

文章插图
6、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7、寒食由来古今重,四海人人作丘垅 。——张巉《寒食行》
8、早入公门到夜归,不因寒食少闲时 。——张籍《寒食看花》
9、清明寒食荒城晚,燕子梨花细雨愁 。——仇远《和韵胡希圣湖上》
10、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 。——周邦彦《兰陵王·柳》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 。寒食节源于春秋时 , 介子推被焚于介休绵山 。晋文公下令在子推忌日禁火、寒食,以寒食寄哀思 。
到唐代时已形成全国性法定节日,后与清明节合二为一,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形成最早的节日 。寒食节距今二千六百四十年,期间各历史时期、节日期限不等,先后有五日、百五日、一月、三日和二、五、七日,最后变为一日 。由介休 , 太原郡到全国各地 。
寒食是为了纪念什么,寒食是为了纪念谁

文章插图
饮食
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 。
晋南地区民间习惯吃凉粉、凉面、凉糕等等 。晋北地区习惯以炒奇(即将糕面或白面蒸熟后切成骰子般大小的方块 , 晒干后用土炒黄)作为寒食日的食品 。一些山区这一天全家吃炒面(即将五谷杂粮炒熟,拌以各类干果脯,磨成面) 。
寒食节,民俗要蒸寒燕庆祝,用面粉捏成大拇指一般大的飞燕、鸣禽及走兽、瓜果、花卉等等,蒸熟后着色 , 插在酸枣树的针刺上面,装点室内,也作为礼品送人 。
寒食为了纪念什么设置的节日一般认为 , “寒食”是为了纪念(介之推) 。介之推是春秋时代晋国的忠臣,又名介子推,作为不慕虚名,不计报酬的晋国国君晋文公的忠厚臣僚,留下了很多故事,被民间社会广为传颂 。如“割股奉君”、“功不言禄”、“功成身退” 。传说文公为哀悼介子推,下令全国介子推被焚的三月五日为火禁日,禁止烟火,仅食寒食,并从此形成了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的节日“寒食节” 。虽然寒食节的真正起源并非来自于此,但将纪念介子推作为寒食节起源的说法却更为流行 , 甚至后来寒食节逐渐被清明节取代,许多人又把纪念介子推作说成清明节的起源 。
寒食是为了纪念什么,寒食是为了纪念谁

文章插图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介之推 。
介子推随晋公子重耳流亡十九年备受艰辛,有割股啖君之功,但重耳返国主政后,子推拒不以功邀赏,而偕其母隐于介休绵山 。
晋文公求贤不得 , 知他是孝子,于是三面放火焚山,逼其出山,子推母子守志被焚 。文公封绵山为介推田,敕令子推忌日焚火寒食,是为寒食节 。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清明节前一二日 。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 。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 , 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
寒食是为了纪念什么,寒食是为了纪念谁

文章插图
【寒食是为了纪念什么,寒食是为了纪念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