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对技术进步的拉动作用 , 实际上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 。 腾讯互动娱乐副总裁张巍在论坛主题分享中举了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 “游戏对3D实时图形运算的高需求 , 刺激高性能CPU和GPU走出实验室 , 加速推动了芯片发展 。 ”此外 , 张巍还提到 , “MOBA、FPS等游戏玩法对高带宽、低延迟的需求 , 也助力了5G等网络基础设施的加速升级和发展 。 ”
文章图片
张巍在发言中表示 , 中国游戏产业一直都与互联网以及软硬件技术共融共生、共同发展
高通技术公司产品市场高级总监徐恒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游戏对芯片的需求如何影响芯片行业的发展:作为与游戏“互动”最多的领域 , 芯片行业过去几十年的发展逻辑都是“在保证性能、保证画质的情况下确保负载”——仅从字面上看 , 这几乎可以看做是为游戏量身打造的技术提升 , 而它们最终会推而广之到所有手机用户身上 , 成为人们能够切身感受到的“体验升级” 。
这在一定程度上解答了我的疑惑——为什么一定是“游戏”?游戏要如何与科技“共生”?很多时候 , 这也许是因为我们不够了解游戏 , 或是虽然了解但不愿探讨得太过深入 。
对于游戏玩家来说 , 游戏只要让我们快乐就够了 , 大多数关于游戏“现实意义”的讨论会被淡化为“为什么一定要有意义”的讽刺(当然 , 玩家的观点也有其道理所在);对于那些觉得游戏耽误了一切的人来说 , 即使向他们详细解释“游戏有很重要、很复杂的意义” , 大概率也只能收获一句“游戏毒害××!”的口号 , 没有太多沟通的空间 。
然而游戏需要的是平视 。 就像只有游戏玩家才会产生大批量对画质、帧数、网络延迟等方面的高度需求 , 促进相应行业升级技术并投放至市场 , 最终“惠及”所有用户那样 , 如果在一部分技术和公共生活领域中 , 游戏有着不可或缺的引领、拉动作用 , 那么游戏一定 , 也必须要发挥它应有的“意义” 。
文章图片
现实与虚拟的同步共生也许并不遥远?
这种“意义”某种程度上是明确可见的 。 正如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余江在发言中提到的 , 当下以游戏为代表的数字内容行业正进入新阶段 , 人们需要关注的是 , “以游戏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内容科技 , 怎么样能够更好的在新的发展阶段以更高的起点、更大的空间 , 实现创新引领 , 来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 。
科技共生:正在进行时
将游戏中的技术应用到其他领域 , 发挥游戏的意义 。
这个概念听上去不难理解 。 在大众不为所知或者知之甚少的地方 , 许多游戏和技术工作者们已经做出了相当多的努力 。 但在乔恩·费儒联合Epic Games将“虚幻”引擎用于《曼达洛人》制作之前 , 游戏对其他行业的影响还没有特别明显的“出圈”效应 。 游戏与其他行业的从业者们仍然面对着同一个问题:从现在到不远的将来 , 哪些领域可以更快、更紧密地与游戏关联起来 , 让更多的人看见、听见、感受到?
AR、VR技术的发展也许可以说明一些事实 。 科技共生论坛圆桌讨论上 , 腾讯互娱新体验与技术部商业策略总监邹浩川以游戏推动智能手机产业发展类比 , 预示着AR、VR技术正走在相似的道路上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