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观筑」特斯联以AIoT技术推动城市低碳实践( 二 )


视角转到中国西部城市重庆 , 这里坐落着一个5,945平方米(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的园区——AI PARK , 不谋而合的成为专家口中路径的一个实验园区 。 同时 , 它也是特斯联在全球的首个人工智能城市智能化先行区 , 还是首批运用AIoT技术全生命周期监测碳排放的生态园区 。
走近观察 , 可以发现AI PARK在设计上融入了“空间智能化”理念 , 它由一组金属墙排列而成 , 将空间进行模块化组装 , 极大的节省了材料的使用 , 同时也提高了材料回收利用的比例 , 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
根据特斯联公布的数据显示 , 这里的碳排放量约3.8吨/年 , 仅与一辆小汽车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同 。 AI PARK 100%使用清洁能源 。 其中 , 园区年消费天然气约1300方(约为5户家庭一年用量) , 年用电量约3500至4000度(仅相当于2户家庭一年用电量) 。 据清华大学《重庆特斯联AI Park项目碳中和报告》的研究测算 , AI PARK在运营阶段就已率先实现“净零碳排放” 。
在全球范围内的绿色低碳城市建设中 , 当业界很多玩家还停留在楼宇、能源或园区的节能减排阶段 , 绿色低碳早已成为了特斯联的企业级战略 。 为何这么说?在减碳的基础上 , 该企业以技术为手段 , 以其以AI CITY为依托 , 开始先行探索城市全场景的“碳数据”收集 。
具体来看 , 特斯联将碳监测的传感设备部署在不同的城市场景中 , 获取公共区域的关于碳排放的数据 , 上传至城市TACOS平台 , 对监测到的碳数据进行分析并产出相关场景的诊断 , 并针对该场景性提出精准性节能减排解决方案 。 值得一提的是 , 特斯联拥有覆盖楼宇、学校、商场、园区、家居等的九千多个丰富的落地场景 , 为特斯联获得和积累相关数据及解决方案提供了有效的支撑 。
除了全场景的落地带来的大量丰富的碳排放数据 , 以及对这些大数据的检测和收集 , 形成的更为精准的节能减排解决方案外 , 特斯联在科技化探索绿色低碳智慧城市这条“先行”路径上 , 得到了国际行业协会的认可;在中国入选“碳达峰碳中和专家组”成员 。
据外媒报道称 , 2021年10月 , 特斯联经过严格审核正式成为BACnet International金牌会员 , 以推广使用BACnet作为通信协议 。 而BACnet这一协议的主要目的 , 就是建立一种统一不同制造商的楼宇自动化设备之间的通信标准 , 允许数据共享和设备协同工作 , 克服传统BAS开放性差的问题 。
这可以理解为 , 特斯联具备了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城市建设中楼宇自动化标准的技术能力和资格 。 显然 , 这让中国企业在与更多国际品牌抢占全球智能楼宇赛道中增强了竞争力 。 进一步地 , 在同台竞争中 , 未来有望打破国际品牌垄断全球楼宇自控领域的局面 , 作为国产替代标杆 。
近日 , 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座谈会成立“碳达峰碳中和专家组” , 专家组组长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原气候司巡视员谢极担任 , 其成员包括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戴彦德、中国节能协会副理事长房庆、特斯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艾渝 。
专家组将聚焦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导向前瞻性分析 , 指导双碳路径的顶层设计、创新研发与技术应用 , 进一步讲好绿色低碳的中国故事 , 构建在双碳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 其中 , 特斯联将作为专家组的产业端核心成员 , 为双碳在科技产业的有效落地提供场景及技术支持 , 与专家组一道探索绿色低碳智慧城市的实现路径 。
毫无疑问 , 智能技术成为全球低碳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 而在特斯联的绿色低碳智慧城市的打造中 , “中枢神经”TACOS系统成为关键所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