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教授突破快充技术:10分钟充电75%,行驶400公里,2年内量产( 二 )


如今,王朝阳是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William E. Diefenderfer 讲席教授,并且还兼任电池与储能技术研究院院长,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会士,电化学学会(ECS)电池分会执行委员等一大堆名誉头衔 。

华裔教授突破快充技术:10分钟充电75%,行驶400公里,2年内量产

文章插图
来源:2020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
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曾经担任北京冬奥会的新能源汽车专家顾问 。
种种头衔的背后,其著作和技术专利自然少不了 。
王朝阳在Nature、Joule、 PNAS,、Science Advances以及 Nature Energy 等期刊上发表了220多篇学术论文,总计被引量超过34000多次,H-index指数为102 。是汤森路透评选的工程学高被引科学家之一 。同时,他还拥有80多项专利 。
他所带领的团队似乎就是一直在专攻电池的热管理系统和电池快充技术,他们在2019年就提出一种名为速热快充法的快充技术,可在10分钟内,为电动汽车补充超过320公里的续航电量 。
华裔教授突破快充技术:10分钟充电75%,行驶400公里,2年内量产

文章插图
来源:Penns State University
而且在2021年初其带领的研究小组还研究出了一种续航里程为250英里、能够在10分钟内快速充电的磷酸铁锂电池 。这种电池不包含任何诸如钴这类昂贵的重要材料,正极由非常大的石墨颗粒制成 。
华裔教授突破快充技术:10分钟充电75%,行驶400公里,2年内量产

文章插图
来源:Nature
也是使用了早先在其实验室中开发的自加热方法——自热电池使用薄镍箔,一端连接到负极,另一端延伸到电池外部以形成第三极,通过加热时会产生大量能量 。
这和现在的十分钟快充技术有些异曲同工,都是通过温度控制来发挥电池的最大性能 。
现在看来,这项技术的研发更像是在原先速充技术的基础上做出的突破 。
华裔教授突破快充技术:10分钟充电75%,行驶400公里,2年内量产

文章插图
来源:PennState Collage of Engineering
不过10分钟充电75%的技术,除了技术主导人王朝阳之外,其参与研发的人还有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 Teng Liu, Xiao-Guang Yang, Shanhai Ge 和 Yongjun Leng,以及EC Power公司的一些研发人员 。
03
商业化前景如何?
在燃油车向电动车转型过程中,电池方面有两大问题需要解决 。
一是现在电车充电过于缓慢,有些电动汽车需要一整天的时间来充电,而不是在加油站花几分钟 。
二是为了在当前锂价飞速上涨的背景下,追求能量密度,通过装配大容量电池,并不是降低里程焦虑的有效方法 。而且电池的体积越大,自燃风险也就越高 。
正如论文的标题所写的那样”Battery tech breakthrough paves way for mass adoption of affordable electric car“,其大意是电机技术的上的突破,是为人们开上价格合理的电车铺平道路 。
王朝阳曾说,这次研究的合作伙伴EC Power,正在致力于制造和商业化这种快速充电电池,以实现未来汽车电动化的负担得起和可持续发展 。
华裔教授突破快充技术:10分钟充电75%,行驶400公里,2年内量产

文章插图
来源:EV GO
EC Power 公司是该大学衍生的动力电池初创企业,据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称,EC Power公司目前正试图生产和销售这种新电池,1-2年内即可实现大规模量产 。
那么这项技术对于汽车行业来说有多大的影响呢?
我们可以做个简单的对比,无论是特斯拉还是小鹏,都在发力超快充技术 。
目前特斯拉V4超充站的充电功率将达到350kW,充电15分钟可以行驶300公里,30-40分钟可以充90%,这个水平在新能源车阵营中已经非常优秀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