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边界感,即便长大了,也是一个“巨婴”

▲关注公众号
回复“1”抽取签名书
商业洞察 丨 口述 /刘 润 编辑 /由 之
本期音频由搜狗AI提供的变声技术支持 。
本文首发于2020年6 月 。
在与人交往中 , 总有一些人会让你感觉如沐春风 , 交往起来非常轻松 。
但也总有一些人 , 常常会给你压力 , 甚至让你忍不住皱起眉头 。
他们经常会问一些让你无法回答的问题 , 比如:
你每个月赚多少钱啊?
或者提一些你没有办法答应的要求 , 比如:
你帮我做一下这件事呗!不帮你就不够朋友!
……
我们都不喜欢跟这样的人交往 。
他们的问题主要出在哪呢?
你不能直接定性说这样的人就很自私 , 人品就很差 , 就不是好人 。
他们做出这样的行为 , 大概率并没有什么恶意 。
只是因为 , 他们太没有边界感 。
什么叫做边界感?
— 1—
你跟一个朋友面对面聊天 , 你会发现 , 你们俩之间总会保持着一个心理安全距离 。
一旦你走近一点 , 稍微“越了边界” , 对方就会本能地往后退 。
这就是边界感 。
边界感的本质 , 是对所有权的认知 。
什么是你的 , 什么是我的?
你在你的范围内做事 , 我也在我的范围内做事 。
如果跨越了边界 , 就需要征求对方的同意 。
就像两个国家 , 中间有一条边界 。
你跨越边界去别人国家采果子的时候 , 需要征求对方的同意 。
你不能说 , 我看见你那有果子 , 你不采都浪费了 , 所以我就直接过去采了 。
其次 , 是你懂不懂“要在边界内做事 , 如果越界 , 需要征得对方同意”这个基本的礼仪 。
婴儿是没有边界感的 。
在他出生时 , 他认为他和妈妈是一体的 。 他不清楚什么是我的 , 什么是别人的 。
等他慢慢长大一些 , 他才会渐渐认识到 , 原来我和妈妈是两个不同的个体 。
这个时候 , 他的边界感才会逐渐形成 。
武志红老师打过一个比方说 , 有些人虽然长大了 , 但是心理上还是一个婴儿 。
这样的人就叫做巨婴 。
他长大之后依然分不清楚 , 什么是我的 , 什么是别人的 。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在他小时候 , 他的妈妈没有让他认识到什么是清晰的边界 。
比如 , 妈妈正在喝一杯饮料 , 儿子看到之后 , 直接拿过来就喝掉了 。
这个时候 , 有的妈妈可能不会说什么 , 觉得这很正常 , 我的就是我儿子的 。
但如果是在一些私有权意识比较强的家庭 , 这样的事情就不会经常发生 。
通常 , 孩子都会先问一下妈妈 , 这杯饮料我可以喝吗?经过妈妈的同意他才会喝掉 。
当他问这句话的时候 , 他的心里是有边界感的 。
他知道虽然我跟妈妈很亲密 , 我想喝她也一定会让我喝 , 但是我还是要征求她的同意 。 因为 , 这是妈妈的饮料 。
可是 , 也有一些家庭的小孩子没有这样的意识 , 他们的妈妈也没有这样的意识 。
这种意识一旦没有形成 , 长大之后 , 他就会因为缺乏边界感 , 在生活、工作中四处碰壁 。
— 2—
比如 , 在公司中 , 如何和上级、和员工打交道 , 什么样的决定应该由谁来做?
这就是一种边界感 。
有些决定应该由上级来做 , 有些决定应该由员工来做 。
一旦跨越边界 , 就需要征得对方的同意 。
有些老板在管理员工的时候可能意识不到这个问题 。
我举个例子 。
假如有一位老板 , 他有一位很得力的下属 。 公司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