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阿里安6运载火箭发射想象图
日本的H-3火箭芯一级采用了新型LE-9氢氧发动机 , 膨胀循环的LE-9真空推力高达140吨 , 但今年LE-9的试车屡出状况 。 受此影响 , H-3首飞从最早的2020年推迟至2022年 。
文章图片
日本H-3运载火箭想象图
另外 , 还有俄罗斯的安加拉A5火箭的首次带载荷试飞 , 已经推迟至明年 。 还有一些初创航企的今年首飞计划 , 也已被人遗忘在日历和新闻中 。
文章图片
竖立在发射台上的安加拉A5运载火箭
其实 , 运载火箭的进度推迟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 , 最主要是技术问题 , 例如 , 设计难以定型 , 方案朝令夕改;或对新技术风险的认知和预研不足 , 导致关键技术难以攻克;也可能是试验条件限制或不够充分 。 另外是管理协调的低效和带来的成本增加 , 例如 , SLS庞杂的供应商体系直接导致了“今年复明年 , 推迟何其多 , 经费涨涨涨 , 最终成鸽王”的窘境 。
【2021年,这些火箭首飞缘何“打水漂”?】还有就是资金、定位和监管带来的影响 。 部分火箭型号因为定位模糊 , 加上拖期导致市场竞争力下滑 , 而资金不足又反过来拖累其研制 , 最终造成恶性循环 。 而如何能够合理安排一个型号的研制进度 , 推动其又好又快地进行 , 无疑是全世界航天人都需要解决和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