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促共赢的“山河智能范式”

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山河智能”)7000余名员工中 , 来自职业院校的超过40% 。 作为全球工程机械制造龙头企业 , 山河智能携手湖南多所职业院校 , 以人才共育、师资共培、基地共建等方式 , 实现了学生得技能、企业得人才、学校得发展的共赢局面 。
人才共育破解用工难题
在工程机械行业 , 技术和设备更新换代快 , 智能化、数字化的生产大背景下 , 社会招聘难以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 “仅以焊接来说 , 社会招聘的熟练焊工都是以手工焊接为主 , 但山河智能生产车间已经实现工业机器人焊接 , 企业需要的是能熟练操作工业机器人的智能人才 。 ”山河智能人力资源总监肖伟介绍 , 为了培育适应岗位需求的专业人才 , 早在2003年 , 山河智能就与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校企合作 , 联合培养技能人才 。
“订单式培养”不仅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 , 也完美契合了企业的用工需求 。 在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和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山河智能与学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 设立了“山河班” , 学生入班即成为山河智能的准员工 , 企业每年还为学生提供“山河奖学金”并发放工作服、教唱《山河之歌》 , 增强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
【校企合作促共赢的“山河智能范式”】在校期间 , “山河班”学生根据校企双方共同制订的教学计划 , 除了要完成基础公共课程的学习 , 还要了解山河智能的企业文化、产品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 。 在大三入企跟岗实习期间 , 山河智能还为学生制订了“360培养计划”:前180天由车间一线熟练工人作为导师 , 带领学生进行生产实践;后180天进入市场 , 锻炼学生的实战应用能力 。 经过为期1年的实习实训 , 订单班学生一上岗就能迅速进入角色 。
“参加校企合作的学生 , 在校就可学完岗位所需的理论知识 , 员工入职后2个月就能‘上手’ , 大大缩短了培养周期 。 ”山河智能员工培训中心负责人莫亚龙介绍 。
目前 , 山河智能与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长沙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职业院校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 , 合作包含共同开发课程、校企联合培养、就业输送等 , 实现了“学生得技能、企业得人才、学校得发展”的多赢目标 。
师资共培助力优质发展
“老师 , 进入山河智能要多久才能升职呢?”……2020年5月 , 长沙县职业中专学校来了一位特殊的老师 。 山河智能人力资源总监肖伟作为产业导师为该校300多名学生带来“角色转换”职业指导讲座 , 引发了学生的热烈讨论 。
在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 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电控动力研究院院长姚维则被聘任为该校智能制造工程学院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 , 参与该校人才培养方案的研讨制订和专业规划教材建设 。
作为一家先进制造业企业 , 山河智能拥有丰富的技术技能人才 , 该公司3000余名技能工人中 , 40%持有高级工以上技能证书 , 其中高级技师近100人 , 技师近200人 。 这些人正是职业院校最为紧缺的“双师型”教师 。 近年来 , 来自山河智能的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及高技能员工到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长沙职业技术学院、长沙县职业中专学校等中高职院校 , 开展课题开发、课程教学等项目 。 来自山河智能的17名技能大师还被长沙经开区与园区职业院校聘为“产业教授” , 将企业的有益经验和做法带到学校 。
在企业导师入校的同时 , 山河智能也积极运用职业院校优质师资促进企业党建和管理能力的提升 。 “湖南人发先声、开先路 , 当先驱、做先锋 , 在党的建立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 开创了许多‘第一’”2021年4月21日 , 由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史宣讲团带来的专题党课在山河智能总部宣讲 , 讲述了湖湘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 , 为企业党员带来了一场精神洗礼 。 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同时 , 山河智能还在探索与职业院校组建校企联盟 , 共创了多个党建品牌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