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惠如 编辑|罗丽娟
国内一线城市的交通拥堵还需多久才能缓解?限购、限行还要持续多久?
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给出的答案分别是10年和5年 。 而解决方式则是发展智能交通 。 “智能交通将是影响未来10至40年的重大变革 。 ”
文章图片
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
12月27日 , 李彦宏在百度Create 2021(百度AI开发者大会)演讲中提到 , 智能交通可以解决三大问题:减少90%道路安全事故;系统解决拥堵问题;助力碳减排 。
从百度公布的数据来看 , 这家公司在智能交通方面的布局已初见成效——其推出的AIR智能道路系统在全国2000多个路口实现信控实时优化 , 提升15-30%以上的通行效率 。
以河北保定为例 , 通过AIR智能道路系统的部署 , 过去两年 , 保定核心区的年均机动车增长为7% , 但拥堵指数却通过部分路段信控优化下降了6% 。 而在广州黄埔区 , 每辆车遇到红灯的平均次数 , 从三四次下降为1次左右 。
智能交通领域 , 只是AI在技术的其中一个应用场景和产业实践 。
李彦宏指出 , 中国将迎来AI黄金十年 , 未来十年中 , AI技术应用门槛将显著降低 , 为各行各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技术“大底座” 。
大会上 , 李彦宏还透露了百度AI技术和业务的最新进展:百度深度学习平台飞桨已凝聚406万开发者 , 服务超过15.7万家企事业单位 , 创建了47.6万个模型;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2025年将扩展到65个城市 , 2030年扩展到100个城市;集度的首款汽车机器人 , 也将于2022年亮相 , 2023年量产 。
此次 , 数字人平台“百度智能云曦灵”也正式亮相 , 为各行各业提供多种数字人生成和内容生产服务 , 进一步降低数字人的应用门槛 。
文章图片
集度首款汽车机器人2023年量产
今年年初 , 在新造车热潮下 , 百度官宣造车 , 从技术提供方转变为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汽车行业 。 百度汽车公司——集度汽车独立于母公司体系 , 保持自主运营 。
3月2日 , 集度汽车正式成立 , 保持自主运营 , 夏一平担任法定代表人、董事与总经理 。 百度官方对外披露称:“集度”的品牌释义为“集百度AI能力之大成” 。
对于百度造车 , 李彦宏此前在内部信中解释称 , “我们希望通过自己造车 , 将先进的智能驾驶技术第一时间推向市场 , 将最好的体验带给用户 。 极致的创新需要端到端的整合 , 需要快速而强大的反馈机制 。 ”
【李彦宏:中国将迎来AI黄金十年】从集度成立起 , 百度便对外称 , 汽车的未来是汽车机器人 , 而集度要造的就是汽车机器人 。
在成立后的207天 , 集度进入simu car(软件集成模拟样车)的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开发阶段 。
Create 2021上 , 李彦宏宣布了集度汽车机器人的最新进展:2022年上半年 , 集度将公布首款概念车 , 并在2023年量产交付首款汽车机器人 。 此外 , 集度研发的汽车机器人将拥有L4级别的自动驾驶能力 。
此前 , 长桥证券海豚投研团队接受全天候科技访谈时认为 , “百度造车可以从特斯拉的故事来思考 。 特斯拉讲的故事一是汽车硬件 , 二是在硬件出货基础上的软件与智能生态 。 特斯拉不断走高的出货量 , 恰好带动了其自动驾驶软件生态 。 ”
不过 , 即便在预计可量产的2023年 , 集度汽车机器人仍面临着愈发激烈的竞争环境 。 有传言表示 , 被特斯拉视为终极对手的苹果也将在此前后推出首款汽车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