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后,高层住宅或成永久“鸽子笼”?专家:还有3个“综合征”( 二 )

可以预见的是 , 城乡、农村的土地流转只是迈出了刚刚开始的几步 , 未来土地要素必然会进行更市场化的配置 。

土地供给只要大规模放量 , 高层住宅的价值便会大幅稀释 , 以前因为土地太稀缺 , 住宅越建越高是一种无奈 , 未来供给越来越多 , 购房者的可选择性大大增强 , 必然会放弃已经老旧的高层住宅 。

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 , 新城区建设速度快 , 土地甚至可以呈现出井喷式的供应 , 高收入者会选择居住环境更适宜的新区 , 而没有能力完成置换的低收入群体 , 自然而然会在老破小高层里集聚 , 这也就是所谓永久性“贫民窟”的原因所在 。

除此之外 , 按照业内专家的看法 , 高层住宅建设过多 , 还有3个“综合征” 。

第一 , 影响健康 。

新居/高层建筑综合症是现代社会中产生的空气环境质量问题 , 多产生于以高气密化著称的现代建筑中 , 近几年有大幅度上升的趋势 。

其产生原因与建筑材料中的甲苯 , 二甲苯 , 乙醛等以及建筑用粘着剂中一种叫VOC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有密切关系 。

世界保险机构(WHO)曾公布新居/高层建筑综合症的诊断基准 , 比如眼睛刺痒发红、鼻塞流涕、咳嗽、头痛 ,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 , 新建和整修的大楼内至少有30%会出现大楼“综合症” 。

第二 , 声、光污染 。

前段时间 , 上海公布了新的住宅设计标准 , 其中明确提到了要对楼板隔音做出加强 , 这也是困扰无数城市人的难题 。

楼上不管是走路、小孩大脑、搬动家具 , 还是隔壁声调略高在说话 , 抑或是高楼临近马路、饭店等嘈杂区域 , 各种各样的噪音可以说是无孔不入 。

此外 , 每到夜晚 , 各类霓虹灯 , 广告牌 , 大型广告灯制造出的人工白昼和彩光 , 无处不在的照射 , 想要早睡早起似乎都成了奢侈 。

第三 , 生活厨余、建筑垃圾 。

今年 , 不少城市都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 背后的原因 , 是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大小城市 , 人口的承载力受到了极大考验 , 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就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

相关资料表明 , 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至40% 。 据对砖混结构、全现浇结构和框架结构等建筑施工材料损耗的粗略统计 , 在每万平米建筑的施工过程中 , 建筑垃圾产生量为500至600吨;每万平方米拆除的旧建筑将产生7000至12000吨建筑垃圾 。

把所有住宅垃圾都统计在内 , 假如不加以制止的话 , 10年后 , 很多无人打理的小区、社区 , 很有可能被垃圾“包围” 。

但是 , 对大部分人来说 , 即便明知道在高层住宅里的生活称不上舒适宜人 , 为了孩子的学区、老人的就医、自己的工作 , 却只能硬着头皮扎堆在高层住宅中 。

有句话说得好:楼房越来越高 , 天空却越来越小 。 道路越来越宽 , 车速却越来越慢 。 只希望在10年以后 , 我们都有足够的收入和能力 , 离开拥挤的鸽子笼 , 拥有一片更开阔的天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