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成长型妈妈的育儿日记:共情与情感引导式沟通是家长的必修课( 二 )

  
第三种 , 告诉老师 , 这一轮两位小朋友没有分出胜负 , 让老师再增加一轮比试 , 或者两个小朋友同时进入下一轮比拼 。   
但是 , 我用了最简单粗暴的方式 , 直接替若兰决定退出比赛 , 既没有征得若兰的同意 , 也没有告诉若兰 , 为什么要这么做 。   
一位成长型妈妈的育儿日记:共情与情感引导式沟通是家长的必修课  
文章图片  
2、用成年人的思维去评判孩子的事情 , 忽视了孩子的感受 。   
我是站在一个成年人的角度 , 觉得一个小游戏而已 , 输赢没那么重要 , 忽略了孩子的思维方式和大人是不一样的 , 我认为的“无关紧要”的事情 , 在若兰眼里 , 却是“天大的事”:  
首先 , 在冲突发生的时候 , 我既不想得罪人 , 没有据理力争 , 又嫌麻烦 , 不去帮忙协调 , 而是选择委屈自己的孩子 , 忽视了孩子的感受;  
其次 , 按照游戏规则 , 若兰本来是“赢了”的 , 但我没有尊重事实 , 非要算她“输了” , 这让若兰对她的判断产生了怀疑;  
最后 , 在对方家长主动出手帮自家孩子 , 甚至强词夺理的时候 , 我没有站在若兰这边 , 让若兰很受伤 , 甚至认为我不够爱她 。   
其实 , 对于一个才3岁半的孩子来说 , “竞争意识”还没有那么强烈 , 他们对游戏的输赢并没有那么在意 , 转身可能就忘了 。 但是 , 我作为孩子最信任的人 , 在孩子最需要帮助的时候 , 没有帮助她 , 甚至是站到了她的对立面 , 这对孩子的伤害是非常大的 。   
一位成长型妈妈的育儿日记:共情与情感引导式沟通是家长的必修课  
文章图片  
3、明明错的是自己 , 却要求孩子改变立场 , 接受与事实不符的结果 。   
做父母的 , 总是希望孩子既优秀能干又乖巧懂事 , 面对孩子身上的某些问题 , 很多父母都不太愿意承认自己是最大的制造者 。   
在这次冲突发生的时候 , 老师没有看到 , 但我就站在旁边 , 目睹了全过程 , 甚至这个结果就是我一手促成的 。 如果说一开始只是思维惯性使然 , 是无意之失 , 那么 , 在孩子一遍又一遍地强调自己没有输这个事实的时候 , 我就应该意识到并承认自己的错误 。   
但是 , 我明知道是自己错了 , 却依然没有尊重客观事实 , 责备孩子“赢得起 , 输不起” , 要求若兰接受自己“输了”这个与事实不符的结果 。   
一位成长型妈妈的育儿日记:共情与情感引导式沟通是家长的必修课  
文章图片  
学习成长:  
在我和2位老师一起劝解了很久 , 若兰就是不听 , 我们都一筹莫展的时候 , 我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 决定正视问题 。   
首先 , 我向老师描述了事情的全过程 , 承认自己在这次冲突的处理过程中存在重大失误 , 一是让老师了解了事情的真相 , 二是借此告诉孩子 , 妈妈能够理解你的心情了 , 这件事是妈妈错了 。   
然后 , 我诚恳地向若兰道歉 , 是妈妈处理不当 , 忽略了你的感受 。 同时 , 告诉若兰 , 现在我和老师都已经知道了 , 你没有输 , 那个奖品原本应该是你的(其实 , 若兰还需要和那个小男孩再比一轮 , 才能确定最终的胜负呢 , 但这时候就不好再追究这个问题 , 节外生枝了) 。 但是 , 因为妈妈的失误 , 那个奖品已经给别的小朋友了 , 如果我们硬要去要回来 , 那个小朋友也会很伤心的 。   
最后 , 在若兰表示“不需要找那位小朋友要回那件玩具”之后 , 我表扬了若兰懂得替别人着想、是个宽容大度、懂得谦让的好孩子 , 老师也向若兰道歉 , 是自己没有弄清事情的原委 , 误会若兰了 , 并再次把之前拿给若兰的玩具送给她 , 算作奖励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