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我要吃,现在就要吃”,孩子想到就要,只是没耐心?父母想错了

春节一家子亲戚聚一起玩,二姑端来几节甘蔗,2个小外甥也想吃,二姑便说:“拿两节去厨房,去掉节,切短点,小孩子比较好咬。”  
梓阳一听甘蔗要拿走,以为不给他吃,抱着一根甘蔗不撒手,他妈妈跟他解释:“只是拿去切下,方便他咬。”梓阳就是不听,着急着要吃,哭喊着“我要吃,现在就要吃。”  
  
哭泣|“我要吃,现在就要吃”,孩子想到就要,只是没耐心?父母想错了  
文章插图  
  
而新宇只是问了下妈妈“我可以吃甘蔗吗?”得到妈妈肯定的回复后,便安静地等待,继续玩玩具。  
梓阳和新宇两个孩子不同的性格,源于从小妈妈不同的育儿方式。  
梓阳妈妈月子后,就开始给孩子定时喂奶,不按孩子的需求哺乳,想要把孩子改造成,自己心中的完美宝宝。对于需要及时满足的婴儿,孩子和妈妈都失去了,哺乳的乐趣。  
孩子不知道何时能喝到奶,从妈妈那里感受不到安全感。等到了哺乳时间,孩子会疯狂地吸奶,即使喝饱也不会停下,直到把自己撑到吐,有时还会咬破妈妈的乳头,发泄自己的愤怒。  
跟随自己母爱天性的妈妈,会在宝宝饥饿哭泣时,第一时间哺乳。宝宝吮吸妈妈的乳汁,露出甜甜的笑容,妈妈温柔地看着,宝宝享受和满足的表情,是最美妙的母婴共处时刻。  
  
哭泣|“我要吃,现在就要吃”,孩子想到就要,只是没耐心?父母想错了  
文章插图  
  
1、宝宝的“全能自恋期”得到充分满足,才能获得安全感  
婴儿出生后的前2个月,处于“正常的自闭期”,感觉自己还在妈妈的子宫中。所以婴儿出生的前3个月,也被称为“第4妊娠期”(1个妊娠期为3个月)。婴儿出生后处于和妈妈一体的感觉中,不存在单独的婴儿,只有母婴关系。婴儿离开母亲,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生理的都无法存活。  
婴儿空间逻辑思维还未发展,父母故意延迟5分钟满足孩子,对于没有时间观念的孩子来说,他感觉到的是独自被放置在,孤寂的深渊中,无论自己怎么呼唤,都得不到父母的回应。 宝宝的哭泣,就是在告诉妈妈:“妈妈我现在需要你,我很害怕,你能抱抱我吗?”  
0-6个月的婴儿宠不坏,宝宝的“全能自恋”得到充分满足,宝宝与妈妈建立起安全依恋关系,孩子由此获得安全感,对外部世界产生信任,注意力向外发展,从关注自己,发展为探索世界。  
  
哭泣|“我要吃,现在就要吃”,孩子想到就要,只是没耐心?父母想错了  
文章插图  
  
2、安全感是孩子,最重要的成长需求  
经常听到女孩的父母说,我对我家姑娘没有太多要求,就希望她每天开开心心、健康平安。但男孩似乎就没有女孩的待遇,父母对男孩有更高的要求,要坚强、有担当,男孩哭泣就会被父母认为软弱无能。父母为了让男孩坚强,不娇气,会极力阻止孩子哭泣,或者对孩子的哭闹置之不理。  
孩子在自身力量不够强大时,迫于父母的权威,会强忍自己哭泣的行为。这种方式看似孩子减少了哭泣,但并不是孩子变得坚强了,而是孩子封闭了情绪出口,切断了与父母的情感联系。  
孩子与父母无法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无法从中获得安全感。用不了几年,便到了孩子回家关上门,不和父母沟通的年纪,父母又开始苦恼,孩子为什么这么叛逆,不和自己沟通。所以,从亲密的亲子关系中,获得安全感,是男孩幼时最重要的成长需求。  
  
哭泣|“我要吃,现在就要吃”,孩子想到就要,只是没耐心?父母想错了  
文章插图  
  
3、有安全感的孩子,才能信任父母  
坐公交车时,人们会争先恐后地冲进车厢占位置,但在机场候机,大家却都从容有序。关键区别在于,我们确信飞机是按票入座,无论早晚到机舱内,始终有自己的座位,而公交车上,充满不确定性,晚了就没有座位了。安全感让我们能更从容地应对事情,孩子也一样。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