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偷拿别人的东西,聪明的父母这样处理,不会伤害孩子( 二 )

  
网上上最近有一个视频引发了很多争议 。 十几岁的孩子偷偷拿了家里的一百元钱 , 父母发现以后 , 直接扭送去了派出所 。 在警察的耐心教育下 , 孩子说拿100元钱是为了去同学家玩 , 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把剩余的50元钱给了父母 。   
孩子偷拿别人的东西,聪明的父母这样处理,不会伤害孩子  
文章图片  
家长的做法欠缺考虑 。   
十多岁的孩子 , 考虑问题只想到眼前 , 想不到以后 。 如果家长是第一次发现孩子偷拿家里的钱 , 家长正确的行为应该是:  
1、父母要让孩子感受到 , 你是真正的关心他 , 想要帮助他 , 而不是用责骂的方式 , 让孩子承认错误 , 这样只会降低孩子的自尊感、责任感 。   
2、给孩子留空间 , 让孩子说说自己说说怎么回事 , 有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 错在哪里 。 如果孩子不说 , 用坚定的目光看着他 , 告诉他:“犯错不可怕 , 知错就改就好 , 如果说谎 , 那问题就严重了 。 我等着你的答案 , 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 。 ”  
3、反思亲子关系 。 家是最温暖的地方 , 孩子遇到难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请求父母帮忙 , 而这位十几岁的男孩却选择“偷拿”家里的钱 , 也不和父母商量 , 有可能是因为平时父母对孩子要求太苛刻 , 孩子不敢或者知道父母不会同意 。   
凡事事不过三 , 如果孩子是多次偷拿东西被发现 , 屡教不改 , 那么家长就要采取措施了 。 首先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对孩子产生了正面影响 。 其次 , 了解清楚孩子经常偷拿东西的原因 , 是否确有需要 , 还是因为交了“坏朋友” 。 最后 , 及时和班主任交流 , 形成教育合力 , 一起帮助孩子“改邪归正” 。   
父母的教育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   
孩子偷拿别人的东西,聪明的父母这样处理,不会伤害孩子  
文章图片  
如何避免孩子偷拿别人东西呢?比起等孩子出现偷拿东西的行为再教育 , 防患于未然更重要 。   
第一、从小开始“唠叨” 。   
在孩子一两岁的时候 , 就要给孩子灌输这种观念:别人的东西不能拿 。 孩子一两岁的时候 , 我就开始给孩子建立“归属权”的意识 。 比如我会对孩子说:“这条粉毛巾是你的 , 紫毛巾是我的 , 蓝毛巾是爸爸的 。 ”  
从小就让孩子知道东西是分你、我、他的 。 有了这个观念以后 , 我家的东西是谁的 , 应该放在什么地方 , 孩子还会帮忙送到原位 。 不要觉得孩子小 , 在家里任何人的东西都可以随便拿 , 这就为孩子以后随便拿别人东西埋下了隐患 。   
刘备曾说:“勿以善小而不为 , 勿以恶小而为之 。 ”孩子小时候 , 父母就要经常给孩子灌输“别人的东西不能拿 。 ”的观念 。   
第二、读绘本或者讲故事  
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 , 都喜欢听故事 , 故事的教育力量非常巨大的 , 比你苦口婆心的念个不停效果要好得多 。 家长可以选择“诚实”类的绘本讲给孩子听 。   
第三、孩子改正了及时表扬  
让孩子体验到勇敢承认错误 , 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 。 如果孩子承认错误了 , 家长还进行责骂或者打他 , 那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 也给孩子一个错误的反馈 , 承认错误会被打 。 家长还需要注意的是 , 切记不要翻旧账 , 这会让孩子感到羞辱 , 有损自尊心 。   
孩子犯错 , 家长不要着急上火 , 人生就是不断犯错不断修正的过程 , 何不把孩子犯的错当成是教育孩子的契机呢?遇到事情家长越心平气和 , 情绪稳定 , 培养出来的孩子越优秀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