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暴|专家:“经常挨打”和“没挨过打”的孩子,20年后拥有不同的人生
夜里,又听见邻居孩子的哭声,看来,他爸爸又打他了 。邻居好喝酒,爱吹牛,但是为人挺敞亮的 。平时大家听他吹牛,天南海北的乱侃,也挺乐呵 。
但是,唯一不好的,他脾气有些暴躁,在外边压制着,回到家里,面对儿子,火气就压制不住了 。孩子也是调皮,即使爸爸打他,依然不服软,跟爸爸对着干 。
文章图片
但是打孩子,打一次就有第二次,有时候把孩子打得狠了,第二天醒酒后,他爸爸也心疼得不得了 。棍棒教育是古来就有,老人认为,孩子不认真学习,做错事情,必须要惩罚 。跪祠堂、打板子 。看错误的轻重,惩罚也有轻重 。
文章图片
专家:“经常挨打”和“没挨过打”的孩子,20年后拥有不同的人生 。
关于能不能打孩子,教育专家李玫瑾说:“对于原则性、大是大非的问题,如果孩子错了,必须惩罚他,让他记住,不能再犯 。人在成长中,不能光有爱,必须要学会敬畏,有了敬畏,才不会乱来 。但是,不能什么情况下都打孩子 。”
文章图片
中国有句“媳妇熬成婆”的俗语,这个勤劳、忍辱负重的媳妇,在熬成婆之后,就会变本加厉的把自己承受过的一切加在新媳妇的身上 。
如果孩子长时间接受“棍棒教育”,对他的身心肯定会产生不一样的影响 。
很多儿童专家都提出了,经常挨打的孩子,会留下童年阴影,这种阴影,不仅伴随他的童年,还会影响他成年的生活,以及自己对待下一代的态度 。
文章图片
1、棍棒教育下的孩子更容易恐惧、焦虑
来自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和密歇根大学的儿童心理学研究人员,曾经针对“父母长期打孩子”这个问题进行了长达50年的调查研究 。这项调查研究收集了16万多名儿童的成长数据 。
文章图片
【施暴|专家:“经常挨打”和“没挨过打”的孩子,20年后拥有不同的人生】通过儿童期和成长期的数据对比,专家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孩子在童年时期经常挨揍的人,他们在成年后越可能表现出反社会的人格,并实施暴力、破坏等反社会行为 。他们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经常处于恐惧、焦虑的状态 。
文章图片
专家说,一个长期处于被揍、挨打环境的孩子,他会分不清威胁的类型,哪些是玩笑、哪些是恶作剧,孩子精神紧张,会时刻处于“应战”的状态,对周围环境保持警惕,尤其是婴幼儿时期 。
这个状态使孩子的大脑始终高负荷工作,对孩子的心理、精神都会产生长远的不良影响 。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专家说多喝蒲公英茶能抗癌 蒲公英能治乳腺癌吗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求问专家解酒饮料哪种见效快 喝酒之后喝什么饮料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