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拉肘,俗名“肘错位”,医学术语叫做“小儿桡骨头半脱位” 。牵拉肘是许多家长或亲属带宝宝玩耍时“好心出差错”而惹下的麻烦 。当给小宝宝穿衣服,或拉着手散步,上下楼梯突然跌倒,猛然牵拉孩子的胳膊后,都会发生牵拉肘 。这时孩子骤然间啼哭不止,或喊叫被牵拉的胳膊疼痛 。孩子的肘关节往往呈半屈位,前臂呈旋前位,不敢旋后,不能抬举与取物,不能自由活动,在肘关节的桡骨头处有压痛,局部却无明显的肿胀和畸形 。这种错位好发于4岁以下的儿童,6岁以后却少见了 。这是因为4岁以下的儿童桡骨头上端发育尚未完全,肘关节囊及韧带均较松弛薄弱所致 。由于“肘错位”后患肢疼痛致活动受限,容易被忽略或误诊为其他肘、肩部损伤而延误处理 。
【孩子学步要护肘】牵拉肘的诊断并不难,关键在于对本病有所认识 。患儿一般都有患肢被纵向牵拉的病史 。伤后因局部疼痛而啼哭不止,肘关节处于半屈位,前臂呈旋前位,拒绝他人抚摸患肢,不肯举手及用手取物 。肩部、腕部及手指活动正常 。仔细检查时,可发现肘前外侧桡骨头处有压痛 。
一旦儿童发生肘错位,家长不必惊慌失措,采用手法复位治疗即可 。由于手法较为简单,家长不妨先试一试,如果不行,再去医院就治 。
具体操作方法是:抱患儿端坐,术者同患儿相对 。将患肘屈曲90度置患儿身旁 。术者一手握住上臂下端,以防止肩关节转动,并将拇指置于桡骨头处 。另一手握住患肢手腕,连续做数次前臂旋后动作 。此时,可听到清脆的轻微弹响声或手指有弹跳感,表示桡骨头已复位儿停止哭闹,并可用患手上举取物 。
桡骨头复位后,一般不需要固定,但应该提醒家长注意的是,切忌不可用提物的方式突然奉引小儿手臂或用粗鲁动作给小儿更换衣服,以免脱位再次发生而形成习惯性脱位 。
对脱位超过24小时或有反复脱位史的患儿,因局部有肿胀,复位时弹响声或弹跳感多不明显,复位后疼痛也不一定即刻消失,但其他症状大多能缓解 。此时,宜用颈腕带将肘部固定在直角位置1周左右 。
- 阳了|阳了哪些食物要少吃 阳之后官方食谱清单
- 秋天作用幼儿 秋天孩子喝什么汤最好
- 男人动了情三大表现断联三个月 男人要暧昧多久才确定关系
- 在山上遇到会动的铁丝不要碰有毒 经常吃生鱼片要驱虫吗
- 现在社会上流行做六十七十大寿 晚辈满足老人性需要
- 为什么晚上不能送礼 为什么夫妻晚上要办事
- 腺样体肥大的孩子家长有吗 腺样体切除手术费5万
- 你们都备孕多久才要的孩子 静脉曲张瘙痒用什么方法止痒
- 糖尿病常见的用药误区有哪些 胆固醇有点高要注意什么
- 螃蟹需要蒸多久才能熟 螃蟹一般蒸多少分钟可以吃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