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知网:国产美妆真的崛起了吗?( 二 )

  
因此,近两年国产美妆的崛起与渠道转变密不可分,在业内人士看来,屈臣氏营收出现疲态是行业拐点 。  
2014年到2017年,屈臣氏在中国区店铺数量持续增长,从2088家增加到3271家,但整体营收却陷入停滞,且单店年均收入从977万港元下滑到666万港元 。  
2016年,屈臣氏中国全年营收下降了3.82%,首次出现负增长 。  
在以屈臣氏为代表的线下渠道出现颓势时,新的渠道正在兴起:2017年,凯度消费者指数发布的《解码当今中国美妆市场》报告显示,国内线下购物者数量和购买频次首次双双出现下降,相对应的,线上购物和海外购物持续抬头 。拐点出现成为部分美妆国货从业者的创业契机 。  
与此同时,一些新兴元素出现并快速崛起,为美妆行业转变打法提供了助力 。  
小红书、抖音、B站等内容平台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为国产美妆传播提供了新的场景和消费者触达渠道,相较电视上高大上但亲近感低的品牌广告,如今的消费者更期待看到真实的使用体验,而小红书上的种草笔记、抖音和B站上的网红视频,为用户提供了购物时的重要参考 。新品牌通过新渠道直接触达用户,在一轮轮的传播中,口碑得以沉淀 。  
“深响”通过采访了解到,国货美妆新品牌均在小红书、抖音、B站等内容平台进行了重点投入,且都几乎抛弃了传统的传播渠道,谷雨、Colorkey甚至减少或停止了在传统大搜索平台的SEO投放 。Colorkey电商合伙人应绍烽表示,“用户现在搜索品牌一定会去小红书、B站搜的,新一代消费者的心智是在新平台上成长起来的 。”  
应绍烽所说的新一代消费者也是国产美妆品牌的目标人群,943、谷雨和Colorkey等新国货美妆品牌的目标人群均是18到25岁的年轻人 。在品牌方看来,这部分消费人群的共性是对国货更认同、不迷信大牌、且更看重产品本身的效果 。  
事实上品牌方们瞄准的就是Z世代 。  
Z世代指的是在1995-2009年间出生的人,去年11月,在贝恩咨询和天猫大快消关于“双十一”的分析报告中显示,Z世代以国为潮、乐于尝新,是近年崛起的国货和互联网新锐美妆的头号贡献群体 。  
腾讯社交发布的《00后研究报告》对年轻人消费观的描述是:对营销手段保持理性,认为国产品牌不比国外品牌差 。对于00后而言,“进口产品”并不稀罕,他们更重视产品是否好用,品质提升的国货也越来越能吸引他们的目光 。  
在谷雨市场总监游扬看来,由于国外大牌进入市场比较早,现在25岁以后的消费者是被大牌教育的,但更年轻的Z世代并不迷恋大牌,反而会选择小众精品品牌,未来的美妆市场不一定会被大牌占据 。  
不仅是认知,年轻人的消费能力也不可小觑 。  
尼尔森于2019年11月发布的《中国消费年轻人负债状况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的90/00后约占总人口的24%,他们将主导未来5到10年的中国乃至全球消费格局 。中国年轻人普遍有着追求品质生活的愿望,信用消费已经成为消费升级的重要途径 。《报告》显示,在中国的年轻人中,总体信贷产品的渗透率已达到86.6% 。  
在蓬勃的消费贷帮助下,年轻群体的消费能力被放大,他们之于消费市场的影响也随之被加码,成为消费主力,与此同时,美妆的消费需求逐渐释放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消费数据,2019年1-11月,化妆品累计消费超过2700亿元,同比增长12.7% 。  
巨大的市场需求、行业的变迁、消费群体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共同催生国货美妆热潮 。而由于渠道打法今非昔比,品牌的渠道成本大幅降低,加上消费者观念的改变,品牌得以把更多资金花在了产品而非营销上,供应链开始注重研发,多年的代工经验开始升级,良性循环形成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