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知网:国产美妆真的崛起了吗?( 三 )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国货美妆的兴起,是OEM/ODM代工模式的胜利 。在943 CEO王军看来,美妆行业的变化也是中国制造变化的缩影 。  
“因为中国市场够大,能够赚到钱,(企业)愿意投入更好设备,慢慢的中国制造用上了全球最好的设备、最好的原料,大家都在思考怎样做好产品 。(现在)整个供应链跟一线的水准,应该是差不多的 。”  
走出纯贴牌模式  
国产美妆已经逆袭,但竞争并未走到终点 。即便在目前的国内市场,对于新近崛起的国产美妆品牌,质疑声仍旧不断 。在怀疑者看来,国货美妆依然是贴牌货、没有技术 。  
根据“深响”与行业人士的交流了解到,事实上,当下行业的发展已经到了新阶段,新品牌与供应链的合作模式与以前的纯贴牌模式并不一样 。  
943的合作方是广州栋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栋方”),栋方2015年在新三板挂牌上市,是国内第一家美妆代工领域登陆新三板的企业,也是欧莱雅、韩后等品牌的生产方 。  
王军称,943与栋方的合作是“定制化”的OEM模式,在栋方做研发的工程师熟悉各种成分,但对消费者的需求不敏感,943做的是挖掘用户需求,将需求提给研发人员进行定制和实验,而不是直接照搬现有配方 。  
谷雨与工厂的合作模式不同,据谷雨市场总监游扬介绍,由于创始团队是做研发出身,谷雨是自己研发配方、选择和采购原料,然后再交由工厂生产 。  
包括943、谷雨、Colorkey在内的新品牌,创始团队大都有美妆行业的从业经验,因此也规避了以往行业的一些坑 。交流中“深响”发现,在消费者对品质愈加挑剔的大背景下,无论是品牌方还是供应链,对产品本身加大投入已经成为共识 。  
摆在国产美妆品牌们面前的挑战是类似的:如何实现更高品牌溢价、如何在基础研发能力上与国际大牌竞争 。对此,新品牌们也并不讳言:与长期占据美妆市场的国外大牌相比,国货新品牌仍有不小的追赶空间 。  
差距集中体现在研发能力和品牌影响力上 。  
王军认为,国货品牌的技术更多是在应用层面的研发和运用,国际品牌则更集中于基础层面,会专注研究基础原料、人体肌肤的基础结构研究 。游扬也表示,实际上,现在国内和国外的供应链,包括原料的提供、配方其实大同小异,国货的最大劣势是技术壁垒 。  
“这是整个行业的问题,国际品牌一家企业基本可以覆盖大半个行业的产值 。在科研实力和沉淀上,我们跟国际品牌还有很大的差距 。”广东化妆品学会理事长、广东工业大学教授杜志云表示 。  
提高研发能力和影响力无法毕其功于一役,新品牌能做的大抵相同:加大研发投入、与原料商密切合作、和国际一线IP合作联名产品 。  
差距客观存在,扎根本土的国货美妆希望尽力发挥自身优势,比如基于更清楚中国消费者需求的现状,研发更契合中国市场的产品 。  
包括美妆在内的各行各业,成熟的供应链正显现出难以比拟的反应速度,用王军的说法便是,“消费者想要什么,国货明天就可以给你,国际品牌明年是给不了你的 。”在决策上,国际品牌有面向全球的战略考虑,庞大的市场份额成为掣肘,决策需要经过从分区到总部的诸多环节,而这些负担对于尚在成长期的新品牌而言都不存在 。  
组织架构轻,决策链短,配合能快速反应的供应链,美妆新品牌有着优于大牌的产品迭代速度 。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性价比不是国货美妆的唯一竞争力 。对消费者而言,国货与国外大牌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如果国货切中了大牌未能满足的细分需求,国货和国外大牌可以平行共存,这也意味着国货开辟了新的增长赛道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