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建强|不是一时而是一世,营养,掌舵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三 )

  
营养+运动,有效对抗老年时期肌肉衰减  
老年时期有没有较高的生活质量,甚至能不能活得有尊严,在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于康教授看来,“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老了以后保留了多少可以工作的肌肉组织”。  
“随着年龄增大,不是人人都能变胖,但是人人都会肌肉衰减;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减肥,但是所有人都需要增肌。”于康说,肌肉衰减症是一种随着年龄增加常被忽视的以骨骼肌质量、力量及功能下降为特征的综合性退行性病症。科学研究发现,人体肌肉会随年龄增加而减少。50岁后,平均每年减少1%—2%,60岁以上,肌肉丢失估计30%,80岁以上约丢失50%,而肌肉减少30%就会影响肌肉的正常功能。“一些人下降得比较快和猛,一些人下降得比较平缓,之间的差别可能源自遗传因素,但更多的可能是生活方式”。  
“我给肌肉衰减症总结了9个字:持续性、广泛性、损害性。”于康说,研究发现,衰减的不光是骨骼肌,同时出现问题的还有内脏平滑肌和心肌,心肌衰减和心律失常有一定关系。如果患者还同时患有一些慢性代谢疾病,事情会变得更糟,比如增加不良临床结局的风险,或增加术后并发症。  
在社会快速老龄化进程中,肌肉衰减症现患率呈现显著增高趋势,已成为降低老年人生活质量、导致不良临床结局及消耗医疗资源的重大公共健康问题。然而截至目前,临床上还没有特定的有效药物和治疗手段。不过,上帝在关上这扇门的同时,打开了一扇窗,“肌肉衰减症唯一有效的干预就是营养结合运动为基础的生活方式。我们做过一个为期12周的干预实验,证明规律性的补充乳清蛋白以及进行抗阻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肌肉质量,越早开始进行营养干预,越可以有效预防、延迟甚至逆转肌肉衰减”。而且,即便是运动不便或者不能运动的老年人,通过单纯的营养干预,也一样具有改善肌肉的可能。不过,于康同时也提醒说,肌肉的维护非常不容易。“干预了12周之久,一旦停止干预,两个月后就会统统回到解放前”,必须一直延续下去,形成中老年人生活方式的改变。  
(王佳仪 刘艳芳)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