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孩子童言无忌说出来的话很尴尬怎么办 怎么引导心直口快的孩子说话
孩子因为心思单纯所以说会做出或者是说出一些觉得很简单,但是又是心直口快的话。这个时候我们一般都称为童言无忌。但是这个行为通常会让家长尴尬,那么怎么引导孩子的心直口快呢,小编就来说说吧。
三四岁的孩子,可能经常干些让家长感到难堪的事情。有些家长觉得是孩子不懂事,没有教养,不懂礼貌,缺乏为人处世的社会性,但有时又会觉得这是孩子内心单纯、思维简单,应该保有孩子的童真。因此,家长常常感到左右为难,不知该如何引导。
文章图片
孩子心直口快,受限于心理理解能力
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孩子之所以心直口快,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心理理解还存在着局限性,能力发展得不够好,水平不够高。
何为心理理解能力?
心理理解能力( Mind Understanding)是指个体具有将自身和其他个体的行为归因为心理状态的能力,是指个体对自身和他人基本心理状态(如愿望、意图、信念、情绪等) 的理解,以及对这种理解与自身行为之间关系的认识和把握。
上面案例中的卉卉,如果能够考虑到身边苗苗姐姐的心理状态,顾及到姐姐的情绪,可能就仅仅只会拒绝吃饭,表达自己的意愿,而不会再说后半句话,伤害到姐姐的自尊。此时,卉卉心直口快,更多地也是由于她的年龄所致。因为众多研究结果表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不能老练地理解别人的心理状态,考虑到社会交往中不同人的心情感受。
心理理解能力越强,孩子越受欢迎
文章图片
研究者们对4~6岁儿童的研究表明,儿童心理理解能力越强,越容易受到同伴的欢迎;理解能力越弱,同伴接纳程度越低。
一种解释是:
心理理解能力好的儿童,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想法﹑意图﹑情绪等心理状态,因此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会更好地满足他人的需求,采取更加有利于交往的言行举止,最终受到许多小朋友的喜欢;
反之,那些心理理解能力差的儿童,由于在社会交往中不能很好地理解同伴的想法、意图、情绪等心理状态,因此不能很好地满足其他小朋友的需求,常常表现出攻击等行为。
另一种解释是:
那些受欢迎的儿童,有更多的机会与其他小朋友共同游戏,交流想法观点,参与合作活动,因此能够互相学习,更好地发展了自己的心理理解能力;
而那些处于被拒绝地位的儿童,由于缺乏与同伴相处的经验,与同伴交流讨论心理状态的机会相对也更少,因此心理理解上的得分也会差于那些社交经验丰富的同伴。
孩子的心直口快,令人尴尬,一方面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父母要做好充分悦纳和幽默化解的准备;另一方面父母可以通过在教养中关注心理理解能力层面的培养,提升孩子的情商,让他做一个更受欢迎的小朋友。
3招有效提高孩子的心理理解能力
文章图片
多使用跟心理状态有关的词语
【孩子|孩子童言无忌说出来的话很尴尬怎么办 怎么引导心直口快的孩子说话】与孩子在日常交流中,多使用跟心理状态有关的词语,促使孩子关注情感感受。一项针对婴幼儿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宝宝3个月时,妈妈如果常使用跟心理有关的词汇跟他们进行交流,这些孩子在三岁时,有更高的心理理解能力。这些词语就是“你觉得?你认为?你想?你感觉?你知道?”等等。所以,父母可以多使用这些词语触及孩子的内心世界。
- 秋天作用幼儿 秋天孩子喝什么汤最好
- 这种口是心非的男人都是什么心理 男人迷恋你的身体说明
- 腺样体肥大的孩子家长有吗 腺样体切除手术费5万
- 你们都备孕多久才要的孩子 静脉曲张瘙痒用什么方法止痒
- 应该给职业女性送什么礼物 30岁左右的女孩子送什么礼物
- 孩子病毒感染发烧吃什么食物好呀 孩子发烧之后吃什么比较好
- 和领导吃饭谁付钱 请女孩子吃饭注意事项
- 13岁考上清华,其母直言:孩子小时候做好这2点,很关键
- 女性有哪些危害 女孩子自位的危害
- 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最好方法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