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受损怎么恢复( 五 )

  
感染障碍一般比运动障碍为轻 , 表现为肢体远端感觉异常及手套、袜子型感觉减退 , 有的病例疼痛可很明显 , 也有不少病例可无感觉障碍 。脑神经损害以面瘫常见 , 其次为吞咽和迷走神经麻痹 , 表现为构音障碍、吞咽困难等延髓麻痹症状 。也可有动眼、外展、三叉神经的损害 , 偶可见视乳头水肿 。植物神经损害的症状以肢体远端较常见 , 包括出汗、皮肤潮红、手足肿胀及营养障碍 , 严重病例可出现心动过速 , 偶可出现直立性低血压 。  
括约肌功能一般不受影响 , 由于腹肌无力 , 偶可发生暂时性的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 。  
多数病例脑脊液蛋白增高而红细胞数正常 , 称为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 乃此病之特征 。蛋白增高程度不一 , 可自50-100mg%至200mg%以上 , 甚至超过1000mg% 。蛋白量增高在起病第三周最明显 , 以后逐渐下降 , 部分病人脑脊液可正常 。  
约有2/3病例 , 其肢体远端运动传导速度低于正常的60% , 肌电图的肌肉动作电位波幅可正常 , 而近端的肌肉动作电位可减低 。  
1/3病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在远端正常 , 近端则减慢 。  
3、诊断  
(1)病前1-3周有感染史 ,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  
(2)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 , 肌张力低下 , 腱反射消失 。多数由下肢开始 , 少数发展为上升性麻痹 。  
(3)可伴有颅神经损害 , 以运动性颅神经(7、9、10、11)障碍为主 , 且常呈双侧性 。  
(4)脑脊液多呈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  
4、鉴别诊断  
(1)急性脊髓灰质炎:为急性起病的肢体弛缓性瘫痪 , 小儿多见 , 起病时多有发热、肌肉瘫痪多为节段性 , 可不对称 , 无感觉障碍 , 脑脊液蛋白及细胞均增多 。  
(2)全射型重症肌无力:  
呈四肢弛缓性瘫痪 , 但一般起病较慢 , 症状有波动 , 疲劳试验及新斯的明试验阳性 , 脑脊液正常 。  
(3)周期性麻痹:发作时亦为肢体呈弛缓性瘫痪 , 但过去有发作史 , 无感觉障碍及脑神经损害 , 脑脊液正常 , 发作时多有血钾降低和低钾心电图改变 , 补钾后症状迅速缓解 。  
5、治疗  
(1)急性期治疗:  
①激素治疗:轻症口服强的松 , 每次10-20mg , 每日3-4次 。重症以地塞米松10-15mg或氢化可的松100-300mg静脉滴注 , 每日1次 , 持续应用10-14天 , 视病情好转逐渐减量 , 改为口服强的松维持量 。激素治疗的期限一般为1个月左右 。激素治疗期间注意补钾盐 , 同时注意激素治疗的并发症 。  
②激素治疗无效者 , 可用免疫抑制剂 , 如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等 。  
③抗感染药物:在大剂量激素治疗时 , 适当应用抗菌素、抗病毒药物 。  
④急性期应给予神经营养药物质如维生素B、维生素C , 还可适当使用ATP、辅酶A等神经营养药 。  
⑤有延髓麻痹而吞咽困难者给予鼻饲 , 以保证营养的供给及避免误吸而引起窒息 。  
⑥呼吸肌麻痹者应行气管切开 , 必要时呼吸机辅助呼吸 。  
(2)恢复期治疗:针灸、按摩、理疗 , 让病人尽早加强锻炼 , 防止肢体挛缩及畸形 。  
6、护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