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知识( 七 )

  
桑椹  
俗称桑果 。性寒,味甘,有补肝、益肾、滋阴的作用 。如《滇南本草》云:“桑椹益肾脏而固精,久服黑发明目 。”清·王孟英还说:“桑椹滋肝肾,充血液,健步履 。”故肾虚之人,尤其是肾阴不足者,食之最宜 。  
芡实  
性平,味甘涩,有益肾固涩、补脾止泄的双重功效 。《本草经百种录》称之为“脾肾之药也” 。《本草从新》亦说它能“补脾固精” 。《本草新编》中还说:“芡实不特益精,且能涩精补肾,与山药并用,各为末,日日米饭调服 。”凡肾虚之人遗精、早泄、带下、小便不禁或频多者,宜常食之 。  
栗子  
性温,味甘,除有补脾健胃作用外,更有补肾壮腰之功,对肾虚腰痛者,最宜食用 。如唐代养生学家孙思邈曾说:“生食之,甚治腰脚不遂 。”明·李时珍亦曾记载:“治肾虚腰脚无力,以袋盛生栗悬干,每旦吃十余颗,次吃猪肾粥助之,久必强健 。”  
胡桃  
性温,味甘,既能补肺止喘,又能补肾固精,还能润肠通便 。适宜肾虚喘嗽、遗精阳痿、腰痛脚弱、小便频数、大便燥结之人服食 。正如《医学衷中参西录》所说:“胡桃,为滋补肝肾,强健筋骨之要药,故善治腰疼腿疼,一切筋骨疼痛 。为其能补肾,故能固齿牙,乌须发,治虚劳喘嗽,气不归元,下焦虚寒,小便频数,女子崩带等症 。  
山药  
性平,味甘,为中医“上品”之药,除了具有补肺、健脾作用外,还能益肾填精 。如明·李时珍指出:山药“益肾气,健脾胃 。”《本草正》亦载:“山药,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 。”《本草经读》还说:“山药,能补肾填精,精足则阴强、目明、耳聪 。凡上品之药,法宜久服,多则终身,少则数年,与五谷之养人相佐,以臻寿考 。  
”所以,凡肾虚之人,宜常食之 。  
豇豆  
性平,味甘,具有补肾和健脾的双重作用 。如《本草纲目》记载:“豇豆补肾健胃,生精髓 。昔卢廉夫教人补肾气,每日空心煮豇豆,入少盐食之 。”现代《四川中药志》也介绍:“豇豆滋阴补肾,健脾胃 。治白带、白浊及肾虚遗精 。”对肾虚小便频数者亦宜 。  
枸杞子  
性平,味甘,具有补肾养肝、益精明目、壮筋骨、除腰痛、久服能益寿延年等功用 。尤其是中老年肾虚之人,食之最宜 。如《本草通玄》记载:“枸杞子,补肾益精,水旺则骨强,而消渴、目昏、腰疼膝痛无不愈矣 。”《本草经疏》中也说:“枸杞子,为肝肾真阴不足,劳乏内热补益之要药 。老人阴虚者十之七八,故服食家为益精明目之上品 。  
冬虫夏草  
性温,味甘,有补肾和补肺的作用,是一种平补阴阳的名贵药材 。如《本草从新》说它“保肺益肾 。”《药性考》亦云:“虫草秘精益气,专补命门 。”《柑园小识》还说:“以酒浸数枚啖之,治腰膝间痛楚,有益肾之功 。”冬虫夏草虽然是一种副作用很少的滋补强壮中药,但直接用于方剂者不多 。凡肾虚者最宜用虫草配合肉类如猪瘦肉、鸡肉或鸭肉,甚至新鲜胎盘等共炖,成为补益食品,更为有益 。  
杜仲  
性温,味甘微辛,能补肝肾、强筋骨,对肾虚所致的腰脊酸疼、足膝软弱无力、小儿肾虚两下肢麻痹以及妇女肾亏引起的习惯性流产者,最为适宜 。正如明代医家缪希雍解释说:“杜仲主腰脊痛,益精气,坚筋骨,脚中酸痛 。盖腰为肾之府,动摇不能,肾将惫矣 。杜仲补其不足,益肾故也 。”  
何首乌  
有补肝肾、益精血的作用,历代医家均用之于肾虚之人 。明·李时珍说过:“何首乌,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髭发,为滋补良药,功在地黄、天门冬诸药之上 。”清代名医黄宫绣亦云:“何首乌,诸书皆言滋水补肾,黑发轻身,备极赞赏 。”凡是肾虚之人头发早白,或腰膝软弱、筋骨酸痛,或男子遗精,女子带下者,食之皆宜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