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企“逆袭之道”:“缺芯”难抑销量增长回正
_原题是:中国车企“逆袭之道”:“缺芯”难抑销量增长回正 来源:中国经营报
【中国车企“逆袭之道”:“缺芯”难抑销量增长回正】文 夏治斌
编者按/2021年对中国汽车产业是个特殊的年份 , 这一年 , “双碳”转型在即 , 汽车业积极拥抱未来;这一年 , 电动化发展迭代迅猛 , 数字化转型引擎撬动了时代的脉搏;这一年 , 传统汽车的壁垒不断破解生长 , 颠覆与创新成为了这个行业的“必选题”与“加速器” 。 然而 , 也是在这一年 , “缺芯”之扰带给了大家更多的思考 , 自主创新研发成了我们不得不做、更一定要做好的当下与远方 。 站在汽车产业变革的潮头 , 如何以开放的姿态拥抱未来全新的生态 , 成了每一个汽车人都要面对的话题 。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 这是一个更好的时代 。展望2022年 , 期待汽车行业在探索中找到新路径 , 摸索出一条更广阔的创变升级之路 。
2022年的钟声已经敲响 。 回望过去一年 , 始于2020年末的“缺芯”之风仍在持续 , 叠加新冠疫情反复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 , 全球汽车行业走过了极不平凡的一年 。
知名上市咨询公司埃森哲(AFS)数据显示 , 截至2021年12月19日 , 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约1023.2万辆 , 其中 , 中国汽车市场累计减产198.2万辆 , 占总减产量的19.4% 。 此外 , AFS还预计 , 受制于芯片短缺 , 2021年全球累计将减产1131万辆汽车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则表示 , 2021年全年 , 受芯片短缺影响 , 国内汽车市场销量预计将减少130万~140万辆 。 与此同时 , 陈士华还预测 , 国内汽车市场2021年总销量预计将达到2610万辆 , 同比增长3.1% 。
“不管芯片短缺与否 , 取得这样的销量成绩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 。 国内的汽车产量一直在增加 , 虽然增加的幅度有缓有急 。 ”对于2021年国内汽车市场的总体表现 , 中汽协顾问杜芳慈向《中国经营报》采访人员表示 , “只要我国的经济状况好 , 老百姓的兜里有钱 , 相信国内汽车市场应该还会处于一个长期向好 , 且销量相对坚挺的状态 。 不仅如此 , 随着老百姓收入增加 , 国内汽车市场也正朝中高端方向发展 。 ”
产销量逆势增长
回顾2021年汽车市场发展情况 , “缺芯”是避不开的话题之一 。
自2020年末至今 , 芯片供应短缺在全球引发的连锁效应仍在持续蔓延 。 据采访人员不完全统计 , 在过去的2021年里 , 先后有大众、菲亚特克莱斯勒、丰田、日产、本田和现代等多家车企由于存在芯片短缺的问题 , 而不得不对旗下的配套工厂进行产能调整 。
对于中国汽车市场2021年的发展情况 , 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以“需求旺盛 , 芯片制约”作为评价 , “总体来看 , 国内车市从连续三年的负增长 , 已经转为了正增长 。 ”
中汽协数据显示 , 2021年1~11月 , 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17.2万辆和2348.9万辆 , 同比分别增长3.5%和4.5% 。
在行业增长回正的大背景下 , 各大车企交出的成绩单亮点频频 。 以国内自主品牌车企奇瑞集团为例 , 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采访人员 , 尽管“芯片荒”牵制产能 , 但奇瑞集团2021年11月份依然实现汽车销量110281辆 , 环比大幅增长24.8% , 同比增长8.2% 。
数据显示 , 2021年1~11月 , 奇瑞集团累计销售汽车849912辆 , 同比增长38.3% 。 奇瑞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能够在车市寒冬下‘逆势上行’ , 主要得益于‘技术奇瑞’的持续赋能 , 以用户为中心的机制深化 , 以及加快电气化和智能化的战略布局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