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企“逆袭之道”:“缺芯”难抑销量增长回正( 三 )


加速角力海外市场
在角逐国内市场的同时 , 中国车企也正加速进军海外市场的步伐 。
“目前 , 蔚来在挪威市场的进展还不错 , 平均每四个试驾的用户就会有一个最终订车 , 说明蔚来的产品和服务非常受认可 。 ”日前 , 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如是说道 。
据了解 , 2021年是蔚来的“全球化元年” , 也是公司进入挪威市场后的第一年 。 2022年 , 蔚来的产品与全体系服务将在德国、荷兰、瑞典和丹麦正式落地 。 同时 , 蔚来计划到2025年为全球超过25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提供服务 。
“造车新势力”爱驰汽车也在加紧布局海外市场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爱驰汽车在2021年新进入了比利时、丹麦、以色列、瑞士、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国家市场 , 实现了南欧、北欧、西欧、中欧以及EFTA(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国家市场的重点覆盖 。
除“造车新势力”外 , 传统主流车企在海外市场的表现同样是捷报频传 。 采访人员从奇瑞集团方面获悉 , 公司2021年全年的汽车出口量有望突破25万辆 。 截至目前 , 奇瑞集团全球汽车用户累计超过990万 , 其中海外用户超过190万 。
数据显示 , 2021年1~11月 , 江汽集团累计出口6.8万辆 , 同比增长112.8% , 优于行业平均增速 。 据公司预测 , 江汽集团2021年全年将实现出口7万辆 , 销售收入52亿元 。
“时至今日 , 国内外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 , 江汽集团的国际化战略也迎来了一定调整 。 ‘十四五’期间 , 江汽集团制定了2025年国际市场销量规模达到15万辆的战略目标 。 ”江汽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采访人员 。
如何实现上述目标?江汽集团方面称:“围绕这一目标 , 江汽集团将坚持稳健经营、战略聚焦、多方协同三项原则 , 发挥综合性汽车企业优势 , 整合海内外优质资源 , 持续培育核心能力 , 建立国际业务竞争优势 , 努力开创国际业务新局面 。 ”
正值“十四五”开局之年 , 上汽大通MAXUS将持续加速海外市场开拓 , 持续打造国际化业务、国际化团队、国际化生产、国际化地位、国际化品牌和本地化服务 , 重点建设海外区域性产品战略高地 。
此外 , 吉利集团相关负责人也告诉采访人员 , 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产品和品牌系列 , 有以中国市场为主 , 也有以全球市场为主 , “吉利品牌汽车以中国市场为主 , 但同时也会出口到东盟、南美、东欧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 。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吉利集团旗下的领克品牌则是第一个进入到欧洲发达国家市场的中国自主高端品牌 , 2021年领克已经在欧洲销售超过了1万辆 , 已经拥有超过2.7万欧洲“订阅制”会员用户 。
“未来 , 智能化成为行业竞争胜负手 , 中国车企有望凭借先发优势与快速迭代 , 持续扩大对海外车企的领先优势 , 为海外市场拓展奠定坚实基础 。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 , “中国车企如比亚迪、长城、蔚来、小鹏等已经开始出口海外 , 预计未来中国车企海外销量持续提升 , 实现中国汽车工业从‘供应链出海’到‘整车出海’的质变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