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成语故事大全 成语故事大全及解释( 三 )


11、三顾茅庐【释义】刘备曾三次到诸葛亮的茅庐拜请诸葛亮出来辅佐自已打天下 。比喻诚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
【语出】马致远《荐福碑》:“我信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三顾茅庐 。”
【人物】汉末,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刘备(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听说诸葛亮(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很有学识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阳城西,一说为湖北襄阳城西南)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 。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 。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 。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 。他们第三次访诸葛亮 。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 。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
12、孺子可教【释义】指年轻人可培养 。
【语出】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父以足受,笑而去 。良殊大惊,随目之 。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 。’”
【人物】张良,字子房 。他原是韩国的公子,姓姬,颍川城父(今河南省宝丰县李庄乡古城村)人 。因行刺秦始皇未遂,逃到下邳(今江苏省睢宁县)隐匿,才改名为张良 。
有一天,张良在桥上散步遇到一个穿褐色衣服的老人(黄石公,隐士) 。那老人的一只鞋掉在桥下,看到张良走来,便叫道:“你替我去把鞋拣起来!”张良便下桥把鞋捡了起来 。那老人又对张良说:“来!给我穿上!”张良便恭敬地替老人穿上鞋 。老人站起身,一句感谢的话也没说,转身走了 。
张良愣愣地望着老人的背影,猜想这老人一定很有来历 。果然,那老人走了里把路,返身回来,说:“你这小伙子很有出息,值得我指教 。”后来老人交给张良一部《太公兵法》说:“你要下苦功钻研这部书 。钻研透了,以后可以做帝王的老师 。”后来,张良研读《太公兵法》很有成效,成了汉高祖刘邦手下的重要谋士,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
13、四面楚歌【释义】四面都是楚人的歌声 。后用来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处境 。
【语出】梁启超《中国国会制度私议》:“殆陷于四面楚歌之中;反恃解释条文以持其说 。”
【人物】项羽(今江苏宿迁人)和刘邦(今属江苏丰县人)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 。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 。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 。这时,项羽兵少缺粮,夜里又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难道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心里已丧失了斗志,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 。边逃边打,到乌江畔自刎而死 。
14、老当益壮【释义】虽然年纪很大了,但志气和身体更壮 。
【语出】《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
【人物】东汉名将马援,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窦马村)人 。从小就胸怀大志,他打算到边疆去发展畜牧业 。马援长大以后,当了扶风郡的督邮 。有一次,郡太守派他送犯人到长安 。半路上,他觉得犯人怪可怜的,不忍心把他送去受刑,就把他放走了,为此丢了官,逃亡到北朝郡搞起畜牧业和农业生产,成了一个大畜牧主和地主,把自己积攒的财产、牛羊,都分送给他的兄弟、朋友 。他常说:“做个大丈夫,总要\'\'\'\'\'\'\'\'穷当益坚,老当益壮’才行” 。就是说,越穷困,志向越要坚定;越年老,志气越要壮盛 。后来,马援成了东汉有名的将领,开国功臣之一,为光武帝立下了很多战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