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相如把璧拿到手后,马上退后几步,靠近柱子站住 。他极度愤怒,头发直竖,顶起帽子,激昂地说:“赵王和大臣们商量后,都认为秦国贪得无厌,想用空话骗取和氏壁,因而本不打算把璧送给秦国;听了我的意见,斋戒了五天,才派我送来 。今天我到这里,大王没有在朝廷上接见我,拿到壁后竟又递给姬妾们传观,当面戏弄我,所以我把壁取了回来 。大王如要威逼我,我情愿把自已的头与璧一起在柱子上撞个粉碎!”在这种情况下,秦王只得道歉,并答应斋戒五天后受璧 。但蔺相如预料秦王不会交城,私下让人把壁送归赵国 。秦王得知后,无可奈何,只好按照礼仪送蔺相如回国 。
20、手不释卷【释义】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
【语出】《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
【人物】三国时,吕蒙是吴国的大将 。吕蒙作战勇猛,平时却不肯读书 。孙权劝道:“你读点历史和兵法,用兵更高明 。”孙权道:“汉先武帝从前行伍出身,却手不释卷’ 。”从此,吕蒙勤勉自学,受益匪浅 。
21、韦编三绝【释义】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 。比喻读书勤奋 。
【语出】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
【人物】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市夏邑县)贵族 。
孔子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 。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 。接着,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 。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 。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 。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地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
22、墨守成规【释义】 原意是墨子捍卫自己的智慧和劳动果实,原为褒义词,不过由于历史原因,变为了贬义词 。比喻固执守旧,不思改革进取 。
【语出】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朱尝墨守以为准的也 。”
【人物】墨子,名翟(dí),战国初期宋国国都(今河南商丘)或鲁国(今山东滕州)人,主张人与人平等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非攻) 。鲁班,姓公输,名般 。又称公输子、公输盘、班输、鲁般 。汉族,东周鲁国(都城山东曲阜,故里山东滕州)人 。
鲁班进攻,墨子守城,连攻了九次,墨子都赢了 。
但是鲁班并不认输,他说:“我已经知道对付你的办法了,只是我不想说出来 。”墨子也说:“我也知道你会用什么方法来对付我了,只是我不愿意说罢了 。”楚王故作不解地问墨子:“先生理解鲁班的意思吗?”墨子正气凛然地说:“我当然理解——那就是把我杀掉!他以为这样做宋国就没人守城了,就可以一下子攻下宋国 。不过,我早已经叫我的三百多个学生运载着我的守城器械到宋国去了,他们正等着你们呢!你就是把我杀了,也挽救不了你们的失败 。”接着,墨子又严肃而高声地说:“你们到底打算怎么办?”楚王叹了一口气,无奈地说:“好吧,我们取消攻打宋国的计划 。”这时墨子才带着胜利的微笑,告别楚王而去 。
人们把墨子守城的规则称为“墨守成规”,后来表示思想保守,坚持按老规矩办事,不肯改变 。
23、病入膏肓【释义】古代认为“膏肓”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 。后形容病情严重到无法治疗的程度 。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 。也作“病在膏肓” 。
- 独特女人气质简短说说句子
- 做短视频创业故事 创业的短视频
- 一张图概括地球上所有生命
- 被经理掀起裙子打屁股 被老公打屁屁的故事
- 张大嘴巴词语 张大嘴成语疯狂猜成语
- 井底之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小白兔的故事睡前故事语音 小白兔的故事睡前故事
- 公寓的风水好不好 是不是所有的公寓风水都不好
- 迷你世界怎么把所有东西都解锁
- 征地补偿款由谁出 征地补偿费用归谁所有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